第64章 挖社会主义墙角

作品:重生后,从打工仔到商业巨子|作者:川北老海|分类:都市|更新:2024-04-07 07:29:56|字数:6324字

大奔在几人的赞叹声中稳稳的停在了庆华饭店的门口,紧跟在后面的张援朝和周卫国两人从212吉普车上面下来之后,周卫国马上拉着李明德的手:“李工怎么样?坐起来舒不舒服?回去的时候我跟你换个位置,让我也体验一下奔驰车的感觉。”“行行!回去的时候给你换。”一行人走进庆华饭店最好的包间,郑云龙来之前就给老板打好了招呼,还放了100块钱押金,要保证要这个包间,菜也是饭店里面师傅最拿手的菜,酒就用不着了,郑云龙的车尾箱里就还有两件茅台,两件五粮液,今天中午就喝茅台,人不是很多,连厂里的司机刚好才8个人,父亲和李副厂长两人坐了首位,郑云龙给每个人的酒杯里倒上酒,酒杯是那种不到一两的七钱杯,顺便也给父亲倒了一杯,自己要了一罐健力宝,顺便问了一下厂里的司机要不要喝酒,这时候还没有酒驾一说,厂里的司机也要了一杯,凉菜上来之后,郑云龙端起自己装饮料的杯子站起来:“今天非常荣幸,来到父亲当年追逐梦想的地方,有幸请到各位前辈到此一聚,本应该举杯豪饮,但是我本身就酒量很小,再加上我一贯遵循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所以就只能以饮料代酒,祝各位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我干了,大家随意。”郑云龙喝完第一杯饮料之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饮料,顺便给桌上除父亲之外的所有人把酒杯倒满,桌上的6位客人除张援朝酒杯干了之外,其余人都只喝了一半左右。“我向大家敬第二杯酒,我这人喜欢开门见山,今天除了来拜访李副厂长之外,还有另外的目的,那我就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现在是港岛云龙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法人,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模具和加工机械设备,现目前规模有2000多人,另外我又投资了一家制衣厂,一家科技公司,一家酒店管理公司,还计划投资一家光电科技公司,所有企业总投资目前在十亿人民币左右,来宏光厂的目的就是为这家新成立的光电科技公司来的,我知道宏光厂目前的状况,我想邀请志同道合的人才,我觉得未来的科技从民用的照相技术,到各种精密仪器,到卫星的高清镜头,再到光刻机的各种光源……,都离不开我们先进的光电技术,我的目的就是要做中国的蔡司。不知道有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也不是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但是大家也需要一个正常的上班来养家和糊口,我们也能提供不低于内地5倍的工资,比如我的云龙精密工业公司那边,就有不少的国营厂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在原来的厂里办理了停薪留职,和我公司签订的合同条款里面也注明了:如果国家需要,只要有原厂的公函,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原来的厂里,而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违约责任。”郑云龙说完这段话之后,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饮料,等大家也喝了一口之后,又把除父亲之外的每个人面前的酒杯添满,这一次张援朝面前的酒杯还是干了,看来这也是一个豪爽之人,当然也是一个擅饮之人,郑云龙再次举起酒杯:“第三杯酒,我这人喜欢先小人后君子,因为我要说的话有可能是好话,也有可能是坏话,算是给想要加入我们公司的有志之士打一针预防针吧,我们的科研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支持你,只要你取得了科研创新,我们也会给予你很大的奖励,我们不讲究论资排辈,讲究的达者为先,这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混日子的人来说却是坏事,所以说加入我们公司科研团队的人,都是真正的精英人才。”郑云龙说完之后再次举杯喝干杯中的饮料,这就算酒过三巡吧,接下来就是自由发挥和单独敬酒的环节,也到了郑云龙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的环节,这时候的国营工厂大致环境就是这样,用要死不活4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实际上国家也是在苦苦的支撑,能发出一部分工资,就是保证大家不会被饿死,面对郑云龙给予的机会,基本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是蠢蠢欲动,但内心又存在着疑虑,也怕一步踏错,满盘皆输,为了让他们安心,郑云龙在综合考虑之后,给了他们最大的诚意,那就是邀请八至十人的团队,到特区参观考察,考察之后再做决定,云龙公司购买来回的机票,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这个补助不多,就每人200元,相当于他们在厂里两个月的补助款多一点,因为政府现在给他们发的补助款每个月也就几十百把块钱,而且还不能按时发放。得到他们的同意之后,郑云龙当即掏出2000块钱,递给李副厂长,让他来决定到特区参观考察的名额,时间就定在半个月之后,因为到那个时候,郑云龙估计已经回到了特区,到时候也有时间来接待他们。

吃完饭之后,李明德和张援朝两位工程师坐的是212吉普,郑云龙把李副厂长,柳枫和周卫国两位工程师送回宏光厂,等柳、周两位工程师下车离开之后,父亲郑大贵以单独 聊天的借口留了李副厂长几分钟,郑云龙便向李副厂长打听了新光厂和永光厂两家工厂的事,这两家和宏光厂是当时在这个山区同时建立的,以光学仪器出名的三家国营兵工企业,郑云龙的同学杨小刚就是新光厂出去的,三家兵工企业各有所长,有擅长光电设备的,有擅长激光测距的,有擅长光学玻璃的,有擅长镜头制作的……,改成民用之后,他们除共同合作生产了照相机之外,有专业生产望远镜的,有生产放映机镜头的,有生产显微镜配件的,也有生产测绘仪器的,甚至还有生产光学镜片的……,每个厂也就那么三四个产品,勉勉强强维持了十多年,最后在新世纪来临之前,走上了倒闭和被民营企业收购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后,从打工仔到商业巨子》,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后,从打工仔到商业巨子第64章 挖社会主义墙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后,从打工仔到商业巨子第64章 挖社会主义墙角并对重生后,从打工仔到商业巨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