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否建立分厂,还需上报上级部门研究决定。”
* ****
采购科内,
吴敏从外面走进来,随口问了一句:
“各位大哥大姐,你们谁知道现在哪里能买到螃蟹,最好是大闸蟹,并且膏黄饱满的?”
采购科的同事们都是这样,
忙时外出跑业务,
闲暇时就在办公室里聊天交流信息。
一般自己职责内的事不会劳烦他人,
碰到棘手的特殊要求才会求助同行。
此刻,
吴敏正为此事发愁。
孙莲花正在补妆,头也没抬地回答:
“现在是什么时候啊?”
“大闸蟹正值产卵期,哪来的膏黄饱满?”
“要说吃醉蟹,咬咬牙去找些蟹苗倒还勉强可行。”
“你这是给谁要的?这季节还想吃大闸蟹,口味挺独特嘛。”
吴敏坐下,倒了一杯水,无奈地道:
“不是我要,是我一个在国宾馆的朋友需要。”
“她说之前有批老外要来,之前夏天的时候尝过一次六月黄,觉得特别好吃。”
“这次再来,也不看看什么季节,竟然还想要吃六月黄,这些老外还真是挑剔。”
肖大海正在阅读报纸,听到这话插了一句:
“这些老外嘴巴还真够刁钻!”
众人随口调侃了几句,但并未把这件事太当回事,
毕竟国宾馆那边的要求,想必对方早已考虑周全,
除非有特别渠道,否则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解决。
这时,李怀山也在场,听罢说到:
“吴姐,你朋友什么时候要这批货?”
“我之前听一个南方朋友提过类似的事情,要不我帮你问问,不一定能找到。”
听到李怀山这么说,在座的人都有些惊讶。
陈忠更是赞叹道:
“怀山,你人脉真广啊!”
“既然你有这样的门路,那就帮忙打听一下,看能不能弄到十斤左右。”
李怀山笑了笑说:
“行,我帮你问问。”
“要是没找到,我会及时告诉你。”
“巧的是,我那个朋友在南方,他家孩子养螃蟹玩,冬天时通过调控温度,竟然让大闸蟹在室内生长了。”
这时候,李怀山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朋友的故事。
他之所以接茬,是因为孙莲花提到可以找到蟹苗,
加上他预感系统空间里的湖泊可能适合养殖螃蟹,
因此才决定尝试一下,尽管此时他还未亲自试验,故给自己留了余地。
吴敏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时间还不急,那些老外还有几天才到。”
“听说他们是过来处理一些外交事务,好像是国宾馆出了点状况。”
“前几天不是还传出国宾馆发生了一次爆炸,涉及到了外国人。”
“可能就是为了这事。”
“虽然那些老外有时想法古怪,但我们作为礼仪之邦,事情归事情,接待还是得做到位的。”
吴敏只是随便一提,
但这番话却让李怀山心中一动,
莫非真是为了那件事?
不过这样的事显然不是他这个级别能够插手的,
目前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
在厂里待了一会儿后,
李怀山离开,径直前往不远处的水产市场。
他知道湖里的野生蟹苗在这个时节无从寻找,
人们为了果腹,连树根都挖掘,
想在湖里找蟹苗无疑是痴人说梦。
眼下正是蟹苗稀缺之际,
他只能碰碰运气。
在逛了两个水产市场之后,
李怀山终于在市郊找到了出售蟹苗的人,
花费五块钱,
费尽周折购得了大约一百只蟹苗。
这年头,螃蟹虽稀罕,但因其肉少价高,
除了款待贵客或者家里经济宽裕的,
寻常人家很少有人买来食用。
揣着虾苗,李怀山找了个清净地儿,将这些虾苗投入空间内那片湖泊中。起初,小虾们显得有些不适应这新环境,在湖水中惊惶失措地四处游弋。没过多久,它们便在湖里悠然自得起来。
无需李怀山特意设限,确保虾群不会四散走丢。这片系统空间对他而言是自家天地,在此间,他便是主宰一切的神只,只需一个念头闪过,任何存在于空间内的事物都能瞬移到他面前。瞧见小虾们迅速融入湖水生活,李怀山不禁心生满意。
夜幕低垂,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刘二叔回到四合院,背着手步向后院。尽管他在院子里仅是二伯的身份,却是个十足的官迷,且这份迷恋还不浅。心里总琢磨着要上进一把。
厂子里已无多大晋升可能,在四合院中,他仍屈居于易忠海之下。但前阵子因为棒梗的事,易忠海被街道办王主任训斥了一通,这让刘二叔心中暗流涌动,盘算着瞅准时机取代易忠海的位置,自己来当这院子里的一把手。平日里,他也热衷摆弄官架子,常背着手在院里转悠,遇见看不顺眼的事情,总要插嘴几句,俨然一副官老爷的模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