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了一台机器。
看着这台新机器,
李怀山心中亦有些忐忑不安,
但若实验成功,
这无疑将会是一台极其实用的设备。
昨日,李怀山寻找卷板机,
却发现现有的均为三辊式卷板机,
这种卷板机对于目前他制造暖炉管道的需求并无太大帮助。
三辊卷板机制作的大都是大型圆筒,
并且在加工前还需要预先对钢板进行弯折处理,
何况当前的三辊卷板机大多为手动机械操作,
于是,李怀山决定亲自动手,
制造一台四辊卷板机。
昨天下午,他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制作,
毕竟他只需要制作薄壁管道,
所需的动力相对较小。
李怀山利用摩托车马达、变速箱及离合器部件,
组装成了一台简易版四辊卷板机,
此刻正准备进行试验。
在后世,
四辊卷板机发展至后期,
普遍采用液压驱动方式。
然而当下,
国内液压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元器件仍依赖进口,
因此制作液压式的四辊卷板机显然不现实。
好在李怀山所需的管道壁厚很薄,
即便是使用摩托车马达提供动力,
也足够满足需求。
就在李怀山准备进行试验之际,
宋杰走进了车间。
他听说过李怀山的名字,
并对削皮刀的设计印象深刻,
认为这是一个颇具创意的产品。
昨天得知易忠海的话后,
宋杰觉得有必要亲自来看看李怀山的工作情况。
如果真像传闻那样存在浪费材料的问题,
宋杰决心要予以制止。
当他踏入车间,
发现那些材料旁边摆放着一台奇特的机器,
而李怀山正站在机器旁,
似乎准备开机启动。
面对有人走近,
李怀山并不在意,
因为车间内人员往来频繁,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项目得到了李卫民和肖大海的支持,
甚至杨厂长对此也是知情并默许的。
李怀山泰然自若地打开了马达,
车间里立即回荡起“哒哒哒”的马达轰鸣声。
在精确控制离合器的情况下,
卷板机的滚轴开始缓缓转动。
李怀山仔细观察了机器的运行状况,
然后拿起一旁裁剪好的铁片放入卷板机。
而此刻,宋杰站在一旁,彻底陷入了困惑。
身为工厂的机械工程师,他深知在这个时代,能够获得工程师职称的人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而宋杰本人正是机械领域的权威专家。当他的视线刚触及到那台机器时,虽有短暂的愕然,但一番观察后,他立刻辨认出这是一台卷板机。
并且,这还是一台经过改良的卷板机,似乎是采用了马达驱动的方式。从李怀山的神情举止中,宋杰推测得出,这是李怀山自行构思设计的成果,令他惊讶得瞠目结舌,不由得想要靠近仔细研究一番。
不料,李怀山已然启动了机器,并且打算直接进行板材加工。宋杰心头一紧,焦急地想要上前阻止:“这小子……果然对机械操作还是不够熟练。要知道,操作卷板机怎能不预先弯折材料呢?那样不仅会损伤机器,还会造成材料浪费。这台机器的设计理念倒是新颖,只是……”
然而,话音未落,宋杰就看到李怀山将一块铁板送入辊轴中,那块铁板竟以极其圆润的状态从另一端滑出,被卷板机精准地折弯成一道平滑的弧线。
目睹此情此景,宋杰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无需预弯就能直接卷板?怎么可能!”眼前的状况颠覆了他的既有认知。在宋杰震惊的目光注视下,李怀山镇定自若地通过离合装置调控着辊轮间的间距,在不同压力作用下,钢板在卷板机上逐渐变形,弯曲程度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一个精确无比的圆筒!
“这就完成了?”宋杰顾不得其他思绪,急忙凑近细看。当李怀山从卷板机上拿下那个堪称完美的圆筒时,宋杰的嘴唇微微颤抖,内心掀起滔天巨浪:“这种机械设计,简直是颠覆性的!”
此时,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来意,只专注于李怀山的一举一动。李怀山放下卷好的圆筒,又拿起电焊枪开始焊接作业。先前裁剪好的钢板边沿已被预先处理好,预留了焊接坡口并打磨光滑,可以直接进行焊接。焊枪沿着坡口处发出“滋滋”声响,迅速完成焊接,一个精美的圆筒就此诞生。李怀山将焊缝打磨过后,捧起焊接好的圆筒走向卷板机,却发现刚才的那个观众还在原地,正围着卷板机看得入迷。
只见宋杰躬身低头,眼睛瞪得溜圆,围绕着卷板机转个不停,那专注的样子仿佛要将卷板机吃掉一般,这让李怀山颇感无语。“让一下,你挡路了,这有什么好看的,别碍事。”
李怀山说着,把宋杰拉到了一边。随后,他将焊接好的钢管放置到卷板机上。众所周知,所有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尤其是薄型材料更为明显。眼前的这根钢管同样如此,在焊缝处出现了一些形变。幸运的是,这台四辊卷板机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校圆矫正,可以有效修正焊接时产生的形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