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口,
原先的一条古玩街,
早年间这里热闹非凡,甚至到了夜晚亦是人流不断。
解放初期,
尽管这里处于军管状态,
但对于那些敌特分子和捣乱分子的管理严格,并不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四九城内,
即便旧时的遗老遗少大多已逃离此地,但仍有一部分人眷恋故土,不舍离去。
那时的茶馆、戏园子里,
常有闲适之人消磨时光,八大胡同中的女子也仍有恩客络绎不绝。
彼时的四九城街头巷尾,
打扮入时、风姿绰约的女性身影并不少见,同样也有不少遛鸟斗狗的闲散人士穿梭其中。
相较之下,
如今穿红戴绿的身影已不多见,
加之全面推行公私合营后,私营店铺几乎消失殆尽。
那条古玩街,
也随之日渐衰败,
白天行人稀疏,直到夜晚才渐渐恢复了几分生气,悄然间成了一个暗中交易鸽子的集市。
李怀山作为一个混迹街头的老手,
对此地自然了如指掌。
他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晚间来到此处,期待能撞上好运。
到达旧古玩街的胡同口时,
已有三五成群的人在附近徘徊,目光警惕地四处打量。
这些人是在放哨,
每当有陌生人靠近,
他们都会仔细观察来者身份,确认并非巡捕之后才会安心。
毕竟,
胡同里面进行的交易并不光明正大,
倘若有人想要整顿秩序,
必然需要有人通风报信。
李怀山顺利通过了关卡,
但他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脸上蒙着破布,头上扣着顶破毡帽,仅露出双眼,
即便是熟人在此刻也难以辨认出来。
当他踏入鸽子市,
立即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皆因他手中提着一只破麻袋,且麻袋内不断晃动,显然装着活物,
旁人一看便知,里面定然是某种肉类食物。
各派势力在鸽子市中各自占据地盘,相互间的纠葛错综复杂。大家都不愿在这片市场里掀起风波,但在市集之外发生的事情,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运气和实力了。
李怀山在鸽子市内游走一番后,在一个简陋至极的摊位前驻足。所谓摊位,不过是一块破布铺在地上,上面放置了一张剪成bishou形状的纸片。旁边点着一盏煤油灯,这里的卖家们多以暗示代替实物展示,毕竟有些货物携带不便。一旦有巡街之人靠近,只需一声吆喝,鸽子市内的商贩便能迅速熄灯、卷起破布夹在腋下,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脱身,即使被巡捕撞见也能狡辩一二——区区一盏马灯,一块破布,怎能成为违法交易的证据?
李怀山注意到这个摊位上的“商品”,遂停下脚步,暗处的人见状立即上前,压低声音询问:“兄弟,感兴趣么?”
李怀山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高不足一米六,瘦削如猴的男子,年纪约摸三十来岁,一身装扮与自己相近,此刻正警觉地盯着他。而在那瘦猴倚靠之处的黑暗中,还隐藏着另一位未曾露面的人物。
李怀山未予理会后者,径直开口:“把东西拿出来瞧瞧。”
瘦猴的目光落在李怀山手中的麻袋上,喉头不禁一阵滚动,随后恭敬应道:“稍等片刻。”说罢退后几步,与藏匿于暗处的同伴窃窃私语起来,很快他们从黑暗中摸索出一个包裹在破报纸中的物件,递到了李怀山跟前:“您看看这个。”
李怀山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把带有刀鞘的junci,抽出刀刃,在马灯光线下闪烁着寒光,刀身上还镶嵌着放血槽。瘦猴得意洋洋地介绍:“老兄,这是好货,正宗美国制造,高级玩意儿,我们好不容易才搞到手,耍起来可带劲了。”
李怀山虽然对此类物品并不精通,但凭借后世的记忆,也能看出这把junci确有那个年代国外刀具的特征。他试了试手感,感觉颇为顺手,遂将junci插回刀鞘中,问价道:“怎么个卖法?”
瘦猴见状眼神一亮,深知junci虽在四九城中不算稀罕,但这把正宗的外国货确实加分不少。略加思索后,他提出了交换条件:“只换食物,十五斤bangzi面或十斤白面。”
显然,这是在试探李怀山的底线。李怀山深知鸽子市里的门道,对外面物价也有所了解。他打开自己的麻袋,露出里面一只重达三四斤的野兔,直言相告:“我用这只兔子交换。”
看到李怀山竟拿出这么大的野兔,瘦猴脸上顿时喜形于色,本以为最多也就值只鸡,兔子的价值显然更高。然而,李怀山却进一步提出要求:“再给我找些水稻小麦或者水果蔬菜的种子来,我就和你换。”
李怀山明白系统空间的独特作用,自然不愿错过收集种子的机会。时局艰难,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加工好的粮食,想找种子极为不易。鉴于国家对种子管控严格,饥饿的民众甚至会吃掉种子,因此他决定来鸽子市碰碰运气,并且想顺便置办一件防身利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