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荣虽然深居后宫,但她母凭子贵,早就不是孤军奋战,平时消息挺灵通。
得知赵宣宣一家又要离开京城,她感到失落,特意派太监去赵家送一些赏赐,还传一道口谕,让赵宣宣带巧宝进宫一趟,当面道个别。
毕竟赵宣宣这一去,至少要三年。这三年间,她和宣宣都身不由己。明明是多年好友,却无法自由自在地见面。
越是琢磨,心里的遗憾就越多。
她虽是高贵的苏贵妃,却没有别的办法。
赵宣宣收到口谕之后,不敢耽搁。第二天上午,她和巧宝如约进宫。
得益于当公主伴读的经历,巧宝对皇宫里面可熟了,走在宫道上,就像逛街一样轻松自在。
一路上,她轻声告诉赵宣宣,这里是什么宫殿,那里又是什么宫殿。
甚至,哪个宫殿里住哪些人,她都知道,仿佛皇宫里的包打听。可见,她以前不仅仅是在宫里做伴读那么简单,肯定早就把皇宫玩遍了。
赵宣宣反而比较忐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出什么意外。
她悄悄捏巧宝的手,小声提醒:“少说话,咱们快点去荣华宫就行。”
不过,她们还是在路过御花园时,碰见皇后、福馨公主和那两个举着网兜追蜻蜓的小胖墩。
彼此都认识。
赵宣宣和巧宝连忙过去行礼问安。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公主万福。”
“两位小公子万福。”
两个小胖墩冲过来拉巧宝的手,要求一起玩。
巧宝丝毫没见外,反正不是第一次凑一起玩。
福馨公主热情,主动走过来,拉赵宣宣去凉亭聊天。
皇后坐在石凳上,笑容淡淡的,态度也不冷不热,暗忖:唐夫人突然现身皇宫,肯定是来见苏贵妃。
如同水火不相容,皇后和苏贵妃注定是敌不是友。
遇上敌人的朋友,皇后没法高兴,甚至觉得碍眼。
她这一辈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两个亲生儿子先后出事,相当于手里没了棋子……
她是高贵的皇后,但也只是凡人而已。天意如此,她无法对抗天意。
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吹动众人的发丝。
福馨公主热情地说:“唐夫人,听说你们要去大同府,我和驸马都感到不舍。”
“何时出发?”
她暗忖:我家仙陆十分仰慕唐大人,到时候肯定亲自去送行。我先替他打听打听,回家再告诉他。
赵宣宣一心二用,一边观察巧宝和两个小胖墩玩耍,一边眉开眼笑地回答:“后天一大早就出发。”
“有公主和驸马挂念,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十分荣幸。”
福馨公主想一想,本来想说自己如果有空,一定要去大同府见识一下“天下大同”的特别,但转念一想:母后孤单寂寞,我必须天天进宫陪她,否则无法放心。
所以,她根本无法出远门,无法像以前那样潇潇洒洒。
怀着遗憾,她问:“清圆最近有没有送信回来?”
赵宣宣微笑道:“前天,我恰好又收到她的信。”
“她巴不得早上一封,中午一封,晚上一封。”
福馨公主转头看皇后,笑道:“我也是这样,难怪清圆和我有缘。”
“可是,这次她为啥没写信给我?”
赵宣宣连忙解释:“她给我和巧宝写信时,想写啥就写啥,想啥时候写,就啥时候写,十分随便。”
“她不敢太频繁地给公主写信,怕公主嫌她啰嗦。”
福馨公主掩嘴笑,如沐春风,说:“放心,我不嫌她啰嗦。”
“下次,我要写信告诉她。”
这时,两个小胖墩没再抓蜻蜓了,巧宝在教他们练功夫,三人可认真了。
但赵宣宣如坐针毡,随时打算起身告辞,毕竟她今天进宫是为了苏荣荣。
她不喜欢皇宫,只想速战速决,早点回家去。
宫里的气氛总是有些压抑,随时都要小心翼翼。而且,高低贵贱太分明。
高贵的人,高贵到天上去,手里握着生杀大权。
卑贱的人,卑微到尘埃里,一天不知要跪多少次。如果贵人没说“免礼”、“平身”等话,下跪行礼的人甚至不敢擅自站起来。
在赵宣宣看来,这里的高低贵贱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与人生的享受背道而驰。
放眼这全天下,她最不羡慕的,就是皇宫。
所以,当初苏荣荣第一次告诉她,自己即将进宫做妃子时,她劝苏荣荣不要进宫……
哎!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都木已成舟。
这时,皇后终于发出笑声。
她注视两个小外孙,被他们憨态可掬的模样逗笑。
巧宝认真指点小胖墩,自认为是全天下最好的师父。
她还竖起大拇指,夸赞:“这套拳法叫五行拳,如果一边比武,一边练,学得更快。”
两个小胖墩最喜欢比武了,很快就打到一起。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小财主招上门女婿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