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努力回忆着,眼神有些空洞:“他……他身材中等,不胖不瘦,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左右。口音……我也说不太准,感觉不像是本地人,但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口音特点。对了,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戴着手套。”
赵宇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这些信息:“见面的地点在哪里?”
李刚舔了舔嘴唇:“在城郊的一个废弃工厂,周围很偏僻,当时天也黑了,我没看清周围环境。”
赵宇合上笔记本:“你跟我回警局,做一份详细的笔录,之后暂时不能离开本市,随时配合调查。”
李刚无奈地点点头,跟着赵宇上了车。一路上,李刚显得十分忐忑,眼神不时看向窗外,似乎在担心什么。
回到警局,李刚在笔录室里详细地把事情经过又说了一遍。赵宇拿着笔录,去找负责此案的张队长汇报情况。
张队长听了赵宇的汇报后,沉思片刻:“看来这个案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李刚这条线索目前看来很关键,但他说的话真实性存疑。”
赵宇点头道:“我也觉得他有所隐瞒,但目前没有证据。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调查?”
张队长指了指地图上城郊废弃工厂的位置:“先派人去这个废弃工厂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线索。另外,调查一下李刚近期的消费记录,看看那笔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也许能从中发现新的线索。”
赵宇领命而去,带着几名警员前往城郊的废弃工厂。工厂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味,四周破败不堪,机器零件散落一地。
赵宇和警员们小心翼翼地在工厂里搜索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突然,一名警员喊道:“赵警官,这里有脚印!”
赵宇连忙跑过去,只见地上有一串不太清晰的脚印,看起来像是皮鞋留下的。他们顺着脚印的方向寻找,发现脚印通向工厂的一个地下室入口。
地下室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赵宇打开手电筒,和警员们缓缓走下去。地下室里摆放着一些破旧的箱子和杂物,他们在里面仔细翻找,却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赵宇注意到地下室的一面墙上有一些奇怪的划痕。他走近一看,划痕像是有人用尖锐的物体刻上去的,隐隐约约能看出是一些数字和字母的组合。
赵宇拿出相机,把划痕拍了下来,准备带回去研究。离开废弃工厂后,赵宇回到警局,将照片交给技术部门,希望他们能解读出划痕的含义。
与此同时,调查李刚消费记录的警员有了新发现。李刚在收到那笔钱后,有一笔大额消费是在一家高档酒店。
赵宇和同事们立刻前往那家酒店调查。酒店经理调出监控录像,发现李刚在某一天晚上和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见过面。这个男人和李刚描述的戴口罩的人身材相似,但监控画面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脸。
赵宇询问酒店经理:“这个房间的入住登记信息有吗?”
酒店经理点点头:“有的,登记的名字是王强,但我们怀疑这个名字是假的,因为入住时他没有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
赵宇皱着眉头:“那当晚这个房间还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酒店经理回忆了一下:“当晚这个房间的客人要求送了一瓶昂贵的红酒上去,后来服务员去收空瓶的时候,发现客人已经不在房间了,而且房间里有些凌乱,像是发生过争吵。”
赵宇和同事们在房间里仔细检查,果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房间的地毯上,他们找到了一根不属于李刚的头发,在桌子上还发现了一些残留的纸张碎片,上面隐约有一些字迹。
技术部门对头发进行了DNA检测,同时对纸张碎片进行了复原处理。结果很快出来了,头发的DNA和数据库里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刘辉匹配上了。而纸张碎片上复原出的字迹,似乎是一份关于校园枪击案的策划书片段。
赵宇拿着这些新线索,兴奋地去找张队长汇报:“张队长,有重大发现!这个案子可能和刘辉有关,而且我们找到了疑似策划书的碎片。”
张队长看着手中的报告,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刘辉?这个人有过多次犯罪前科,是个棘手的家伙。立刻对他展开调查,务必找到他的下落。”
赵宇和同事们开始全力寻找刘辉的踪迹。他们调查了刘辉的社交关系、活动轨迹,发现他近期经常在一个老旧小区附近出没。
赵宇带领警员们来到这个老旧小区,在小区周围进行蹲点守候。经过几天几夜的监视,终于发现了刘辉的身影。
刘辉警惕性很高,他在小区里转了几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突然加快脚步往小区外走去。赵宇见情况不妙,立刻下令行动。
警员们迅速出击,将刘辉围堵在小区门口。刘辉见势不妙,试图反抗,但很快就被制服。
赵宇押着刘辉回到警局,对他进行审讯:“刘辉,你和校园枪击案有什么关系?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