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最可能替古月作画的人,那就是上海艺术家协会会长的父亲,冯老。
虽然陈敬文不曾欣赏过冯老作画,因为他自己其实很忙,搞艺术这些事主要是为了陶冶性情,也方便他完善自己“纨绔子弟”的人物设定,不然酒会上和人谈论起来,不是容易穿帮么?
更何况,和那些太太小姐讨论艺术会十分方便,也容易搞到一些点点滴滴的额外情报。
想到这里,陈敬文越发觉得古月这么做应该也有他自己更深层次的想法了。
因为,如果真的是冯老那个级别的画家来替古月操刀,就一定能更加完整地满足古月的一切要求,多半任何一点点设计都不会马虎。
有了这个想法,陈敬文的目光集中在了那颗不知名的“球”上面。
他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颗球只可能代表“情报”,不然画里那个拿着球的人也不会说“你要的球在我手里”,虽然这看上去就是他的动作,实际上应该是代表了这个含义,不然怎么算是对“藏锋”的宣战呢?
而陈敬文自己需要去判断的,就是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以及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虽然,到目前为止,他自己总结的各种消息里,的的确确基本能够判断,这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手里攥着的,就是周敏兰破解的东西。
可是,陈敬文并不知道周敏兰最后到底是不是完整破解,毕竟,他自己提供帮助时就想到很可能是一段日语。
既然涉及到了日语,周敏兰不可能不想到是日本人的密电,那么她就算再好奇,也未必一定会把完整的密电内容原原本本地写下来,然后随手扔掉吧?
虽然,陈敬文对周敏兰的了解十分透彻,他感觉这位周大小姐还真干得出来这种事,毕竟,她都已经“截获”了日军密电,这事本身就违背了她自己的工作原则,而且容易被人打小报告。
即使是周敏兰,也不至于这么一点点常识都没有,所以她有可能掌握了破解规律之后,便主动放弃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名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就同样不知道具体内容,那他会搞出复杂的布局,也算说得通,因为他手里其实并没有真实情报。
但是,他有可能拿到了其中的几个字,不然也不会找苏菲去翻译。
而他得到的最终结论,应该包括“日军调令”才对,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赌一把“藏锋”想要的到底是不是这个。
当然,另一个可能就是周敏兰真的那么“无所畏惧”,她的的确确破译了完整的“日军调令”,然后随手扔进了垃圾袋里。
恐怕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看到完整的翻译之后,脸上的表情一定无比精彩,因为这事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既然定下了计划,无论如何都想试一试?
如果这么考虑,那这个“不明所以的球”,就不是草草了事,而是真的“不能够详细说明”。
而这个“不能够详细说明的球”在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手里,就代表了他自己才是最想要隐瞒这颗球的真实……
陈敬文又一次沉吟,感觉这的确有可能是古月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他应该是通过他自己的某种方式,事先就查到了关键所在?
毕竟,苏菲都在“万象乾坤”夜总会闹出了那样的动静,而且后面还有下文,想来古月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最终的可能,是古月在提醒“藏锋”,这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手里,真的有“藏锋”想知道的东西,而这个行动处处长自己最害怕真的泄密?
结合古月可能得知“那名被带走的买家真的可能是‘抗日分子’的时机”,陈敬文猜想,极有可能古月是好好想清楚了这个关节所在,才特地让很可能是冯老的那样级别的画家替他操刀了。
可是,陈敬文又不由有点好奇,古月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
如果他仅仅是要让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放心,他之前的安排已经足够妥当,为何还要在这幅画里传达额外的意思?
难不成,他想帮一帮“藏锋”?
这个想法很微妙,让陈敬文哭笑不得。
因为他忽然想到,如果古月有朝一日知道自己就是“藏锋”的时候,那表情该有多么精彩?
又对付了几口午餐,陈敬文感觉自己能够从古月的画里得到的消息已经不会有更多了,而他目前最大的收获,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手里,极有可能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日军调令”。
而另一个,就是同样的情报,不仅周敏兰清楚,就连那个七十六号的秘书苏菲,也已经清楚。
所以,“藏锋”接下来的行动,其实还有很多选择的余地。
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直接“下战书”,就说明他的准备是最充分的?
或许也不一定,因为那个苏菲想要横插一杠的原因,应该是她自己也有自己的底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