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会正式开始之前,您和其他买家一样,都会领到三张带有同样编号的卡片。
等到卖家出现在会议室之后,您可以去他们的门外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描述能不能勾起您的兴趣,如果对哪间房的描述感兴趣,想要进一步洽谈,您就可以把一张卡片投入门上的投递口,等待前面的买家离开后,房间门会为您打开。
在这些会议室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卖家不想公开自己身份的,房间里会专门被隔开两半,买卖双方并不能看到对方的脸,只能听到声音。
而另一种就是正常的谈判桌,可以面对面交流。
好了,为您介绍到此也就为止,如果您没有其他问题或者没听清楚的地方,我就先下去了。”
陈敬文自然听懂了这里的流程,所以这名工作人员没再过多逗留。
而负责三楼这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发给了陈敬文三张卡片,上面都写着“十三”这个数字。
想来他可能是地十三号客人,而目前这里也只有十三名买家。
很快,楼下的拍卖正式开始,而三楼这里的“情报专场”也拉开帷幕。
拿着自己的号码牌,陈敬文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一排排包间的门口,而在走廊前都有各种标语,和一个总的类型标语。
这个类型标语就和陈敬文看到的那本“目录”一样,分别写着“赚钱”、“谋权”和“其他”。
陈敬文想着自己既然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商人”自然要首先看看“赚钱”这一类了。
而当他走到“赚钱”类别的第一个房间门口时,看到门上挂着的牌子也写有卖家自己的描述。
“想捞一笔就别错过”。
这话听起来很直白,却又什么都没说。
陈敬文略微扫视了一下隔壁两个房间的门上挂着的字,意思也大同小异。
想来,这些人既不能直接把要卖什么消息直接写出来,又实在是没什么太多的“文化涵养”,所以都很“直白”。
于是,陈敬文索性就准备直接进入第一间房,他打算正式了解一二,便投递了自己的一张卡片。
因为没有人排队,所以他很快便被引入房内。
而这间房竟然是隔开的,也就是说卖家并不想用真面目示人。
这样的设计倒是提起了陈敬文的兴致,因为这个卖家一定有“见不得人”的理由。
“先生还是女士?”
被房间里的工作人员指引到座位上之后,面前的隔板对面传来了一个似乎是中年男人的声音。
而他会有这个问题,想来是因为进门的时候工作人员并不会和他交流,只是看看有没有其他买家而已。
“您好,我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商人,听说上海遍地是黄金,便想着过来见识见识。
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样的拍卖行,听说这里的消息真的可以赚钱,就来碰碰运气。”
陈敬文自然有自己的“人物设定”,对于这些事情他不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他对于细节的执着都是刻进骨子里的。
“哦?原来是新来的商人,那你算是来对了。
我可以提供的消息,是关于某个商行的运输线路,他们这次走的不是水路而是陆路。
如果知道了这条消息,你自然有机会捞一笔。”
原来这人卖的消息是别人的运输路线?
这下陈敬文算是明白了,这个所谓的“捞一笔”,原来是真的“捞一笔”!
这样的“情报”还真符合“黑市”的特点,不过,愿意为这样的“情报”而去“努力”的,难道不应该是“黑市”本身么?
真的会有其他正经商人买这样的消息?
“你是新来的,我就多说两句让你知道点这里的规矩。
首先是我的消息,一定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然我也不敢在这里卖,对吧?不然,‘黑市’的人不会放过我的。
然后就是你如果感兴趣,就把自己的一张卡片留下,记得在背后写上你的出价。
毕竟是拍卖行嘛,自然这里也是‘价高者得’了。”
陈敬文也算更具体了解到了这里的运营模式,原来卡片的作用不仅仅是排队,更主要的还是用来代表每个买家的出价。
或许这也是为何每个人都有三张的具体含义,不然留下了一张就没法去其他房间再转转了。
不过他有点好奇,如果三张都用完了,又会如何呢?找工作人员再要?
可惜,现在不是尝试这个的时候,他自然也不会留下自己的卡片。
谢过对面的卖家之后,陈敬文离开了这个房间。
继续看了看其他房间之后,陈敬文又尝试了一家,这里也是隔开的,想来又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卖家了。
果然,这一个卖家要卖的竟然是“市政的内部消息”,意思很明显,就是不久之后市政会要采购某种相对稀缺的物资,提前收到这样的消息,自然也能从市政方面赚一笔。
而这人,多半就是这个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