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国内的机动车确实不多,但也不是那么的少。
尤其是京城这种大小公家单位扎堆的地界,如果算上公交车和货车,白天使几条主干路勉勉强强也有点川流不息的意思。
如果赶着上下班的时间段……就是自行车的海洋了。
常见的小车,除了国产的BJ、TJ、SH和HQ外,进口车也不是稀罕东西。
有五十到七十年代进来的毛子、大波波等东欧国家的车,也有72年后进来的福特、大众等欧美车和小日子车。
其中小日子的车最受欢迎。配置比欧美车高,故障率低,关键是省油。
小日子车里,又以丰田最受欢迎。
皇冠是当之无愧的高级车,科罗娜则是档次低于皇冠的中档车。
对,内陆不叫科罗娜,称呼为日冕,或者小皇冠。73年首汽一次性就引进了300辆。
后面的一些年里,内陆每年大约从小日子引进超过一千辆机动车。不敢说一半,起码有四分之一都留在了京城。
所以,小日子车,尤其是丰田系的车,在京城不新鲜,且深受大小机关单位的青睐……
曲卓从港岛弄了大大小小八辆丰田,到羊城后,梅宣宁安排部队上的司机两班倒,日夜兼程开回京城。
取走了备胎里的东西,车没地方放。
帽儿胡同挖沟,六号院西侧的车库也没修好。寻思着外事口算是基金会的监管单位,就送过去暂时放着。
外事口机关车班没多余的车库,八辆车又被挪到了豫王坟大院
豫王坟也叫永安里,或是齐家园。那边的大院后来改名叫光华里社区,属于国贸商圈。
当然了,眼下这年月国贸还没影呢,更谈不到商圈。所谓的“大院儿”只有一个,外交口的家属院。
院里树荫下面一家伙冒出来四辆高级小轿车、两辆气派的大吉普,还有两辆新款海狮面包车,瞬间引起了一票好奇心。
起初大家以为是外交口弄回来的车,下面小单位还打听呢,怎么个分配法。
一问才知道,感情是别的单位的车。没地方放,暂时停在这。
这下更勾搭好奇心了。
哪个单位呀?
也太气派啦!
一家伙搞回来八辆进口车?
稍一打听……是外事口下面的基金会?
京城确实大,但京城也没那么大。
只要没有特别的保密要求,有点什么新鲜事儿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
两天的功夫,不少外面的单位都听说,外交口下面的外事部门下面的一叫什么基金会的,搞回来八辆丰田车。
外事部门的下属的基金会?
什么玩意?
干啥的?
啥级别?
不能怪一帮老爷们没见识。
这年头就不存在不是公家拨款运行,甚至不在公家序列里的单位。
属于超出大家的认知了。
外交口还好,院里出去过的参赞、大使一堆。有见识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在少数。
知道第三方机构是个什么玩意的人一讲解,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大概明白了,所谓的外事口下属单位,更多只是名义上的。
毕竟现行的架构下,没法“安置”基金会那样的机构,必须找个沾边的公家单位挂靠。
不然,油料、票据、粮肉配额什么的都不知道从哪领。
外交口的人有见识,但其它机关的大老爷们不懂呀。
在他们……或者说眼下这年月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凡事都要看级别。
人要看级别,单位也要看级别。
一个外事口的下属单位,八辆进口车?
里面还有两辆皇冠和两辆大吉普?
你啥级别呀?
够格吗?
不够格,要那老些车干啥?
咳~你不够格……我够呀~
很快,有“够格”的单位动起了心思。
凡事都讲究个对等,人家大佬肯定不会跟下面单位的小头头对话。要找就找在他们看来能做主的人。
得~外交口的几位头头有的烦了……
煤炭口的打来电话:那啥…你们外交口几处办公区和家属区的锅炉房,煤够烧吗?
都是知识分子,身娇体弱的可别冻坏啦。
眼瞅着入秋了,不够烧的话,给你们整点计划外呀?
哦,对了。
我们这有两辆212。刚配发下来,全新的。那玩意上山下乡淌水过河的,可是好东西。
咱……换一换?
煤炭口的“交流”电话还没放下呢,隔壁办公室又接到了石油口的电话:你们那么多车,油够烧吗?
外交无小事,可不敢耽误了。油料要是紧张的话,我这边想办法给你挤点?
电老虎:京城供电紧张呀,不得不分片停电。不少地方线路老化的,时不时的就犯毛病。你们几个办公区和家属院……
进出口管委会:你们什么渠道买的车,我们这边没备案呢?
铁路老大哥:出差什么的,卧铺票……
外交口是大衙门,但再大的衙门,也扛不住各方诸侯的轮番轰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