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品:1976步步生莲|作者:方寸山下|分类:都市|更新:2024-11-02 21:59:42|字数:4254字

曲卓有点小看大社领导和内陆的大人们了。

他知道莫里斯·威尔克斯是一条了不得的大腿,大社领导同样知道。

莫里斯·威尔克斯虽然只是邀请曲卓去剑桥游学,但为什么邀请他?

说明我们发表在境外刊物上的技术文章和论文,被他关注到了,还非常看好。

曲卓知道莫里斯·威尔克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发出权威的,震耳欲聋的,让所有人不得不正视的声音。

内陆的大人们也同样知道。

要是那样的人物,能为我们说上一句公道话,简直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同时,莫里斯·威尔克斯看好曲卓的才能,也侧方面印证了我们将资源向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产业倾斜是对的。

没错,尽管我们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先进的。但上面的大人们毕竟不懂技术,面对各种纸面上复杂的数据比对和自己人的口头总结,对具体领先到什么程度,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概念不明确,心里就没底的。

心里没底,就无法真正的下决心,下狠心。

额~~有些云山雾罩?

没办法,前文其实提到过一些,但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已经删掉或者修改了。但不提一下,不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就看不明白情节。

很无奈……

总的来说,眼下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大跨越”的初始阶段。

与第一次自己在家里瞎闷头瞎霍霍相比,第二次主打的是勒紧裤腰带骨髓里榨油。趁我们跟美西方关系回暖,砸大钱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

然后……老毛病又犯了。

预算一涨再涨,翻着翻的涨。计划中几年的投资,一年多不到两年就全霍霍出去。

结果呢,不能说连个响都没听到,买回来了一堆淘汰的垃圾和留下了巨大的窟窿。继而引发了一段危机,经济上的危机。

我们的半导体工业歇菜,很大程度就是受到了那场危机的影响。

被抽血抽死的……

因为曲卓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原本往海里均匀的撒胡椒面的行为,变成了有所倾斜。

其他方面不好说,也不敢说。但最起码之前扔向小日子的两千两百四十万,绝对是赚了,还是大赚特赚。

用两千多万,换回了至少价值二十多亿,花再多钱人家都不卖给你的技术和设备。

技术确实是好技术,设备也确实是好设备,但孤木不成林。

如果我们想让那些技术和设备真正发挥价值,还需要持续的高额投入,以完善配套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

算大账的话,后面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海去了。

大人们心里没底呀。

曲卓担心我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后,会让美西方感到威胁,继而制裁我们。

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属于高端产品,我们内部无法消化。

所以,上次捞鱼的时候答非所问,主张通过合作填补产业链不完整的缺陷,并换取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一方面产品出口赚外汇,同时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产业链不完整,原料需要大量进口,可以让西方老爷们认为能够随时拿捏我们,从而放松警惕。

这不是曲某人多有头脑,他只是说出了以后我们经过验证的成功的路子。

但大人们是从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习惯了万事靠自己,不愿意受制于人。

更何况半导体产业涉及到的基础工业,尤其是原料工业,不止服务于半导体制造。

就像新建的8411厂,生产的电子特气和副产品,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集成电路制造需要的光学、机电和精密加工,应用范围就更广了。

总之,大人们还是希望尽量完善产业链。哪怕规模小一点,并不能供应我们的需求,但起码要有。

并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发动机领头羊,带动化工、机电乃至整体工业的大发展……

大人们的想法肯定不会,也没必要对曲卓说。

所以,曲卓对于大社两位领导的激动,十分的费解。

费解也没人跟他解释,副领导离开后,大领导从柜子里拿出了两个大牛皮纸袋……

一个里面装着基金会办公场所的设计图,还有第一批十六名正式员工的入职登记表。

设计图是北大建筑系赵教授,带着学生们加班加点搞出来的。因为曲某人的想法太败家……所以造价不菲,预计需要近六万块钱。

这可不是小数,精打细算一些,都够造两栋五层的安置楼了。

徐晓燕不敢做主,需要曲卓这位理事长兼经费出资人签字确认。

员工入职登记表,也需要曲卓签字才能正式生效。

曲卓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仔细的看过图纸,并做了几处修改,随后签下名字。

至于入职登记表,上面的人曲卓没一个认识的。心里清楚,这第一批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上面安排的。

大概看了眼个人资料和工作履历,全部签字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976步步生莲》,方便以后阅读1976步步生莲第810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6步步生莲第810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并对1976步步生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