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王爱卿赋诗一首助助兴

作品: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作者:小蜗牛爬啊爬|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6 08:44:13|字数:4244字

面对李世民如此高的评价,王剪连忙谦虚躬身。

“陛下赞誉了,都是臣应该做的。”

如果不是因为二蛋几人也在前线厮杀,怕粮草问题影响到他们,王剪也不会走自掏腰包这一步棋。

朝中一众大佬,哪个人拿不出一万贯来买粮食的?

就连和李世民最亲近的长孙无忌都没有拿,就知道幕后的含义。

特么的,你一个臣子比国库还要有钱,就算陛下不搞你,一帮大臣也不能放过你啊。

下值后,王剪刚回到县侯府,马周就找上门来。

县侯府书房内。

“王兄,陛下派我去河东道、河南道等地处理贪官这件事,是你提议的吧?”马周脸带惊喜地问道。

这可是一桩大案件,不仅牵涉15名县令,更是撞到阻碍筹军粮的刀子上。

他们御史台的人,要苦等多少年才能接到这样的大案,而且看起来还容易破。

不夸张地说,这是王剪把一个大功劳,硬生生塞到他的手上。

“对。”王剪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王兄,多谢。”马周朝王剪拱手,心里非常感激。

这个案子,牵涉的是几个顶级世家,对别人来说可能不好下手。

可对马周来说,正好可以报仇。

在他任龙门县县令的时候,马家庄被袭击死了那么多人,他作为父母官内疚不已。

更别说他和王剪,以及马家庄的关系。

所以说这个案子,他不仅会认真查,而且还会彻查到底。

“马兄,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个。”王剪摆了摆手,接着问道“陛下给你们配置了多少个侍卫?”

“50名千牛卫悍卒。”

“够了,你们算是钦差大臣,那帮世家明着不敢动你们。”王剪点了点头。

御史台和刑部的人过去查案,算是正常反贪反腐。

如果这帮世家对马周他们下毒手,即便不是他们动的手,朝廷都会把责任甩到他们的头上。

到时候,可不是御史台和刑部的人过去,而是披甲的大军过去平叛。

两人聊了将近半个时辰,书房的门这才打开。

“马兄,狗急也会跳墙,万事小心。”王剪拍着马周的肩膀,轻声叮嘱。

“王兄放心,我会把这些爪子都剁掉。”马周说完后,迈着大步离开。

等马周的身影完全看不到,王剪这才返回书房,写信给马三爷。

购买两万石粮食,差不多需要一万贯,对于财大气粗的马家庄来说不是难事。

王剪写好信,特意去了一趟铁匠铺找王天二。

马蹄铁的尾数,也于昨日交付给兵部,这会铁匠铺暂时没活干。

“天二,把这封信交给三爷,你也跟他口述一遍。”

“让三爷找商盟的人购买两万石粮食,王天五会带着朝廷的人去搬运。”

“钱由马家庄先垫付,后续朝廷会给回来。”

王天二在这边也忙的差不多,他双手郑重地接过信,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他从来不会反问王剪,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他只会坚决执行。

“天二,算算时间,造纸厂差不多开始造纸了,等纸张数量有百万张以上,你再安排人拉来长安。”

“现在慢慢进入雨季,运来长安的时候,要做好防水措施。”

长安作为各地世家汇集的地方,把纸张拉来这边贩卖,可快速打响名气。

等纸张产量上来后,再让商盟的人做代理,运往各州县贩卖。

“好的侯爷。”王天二点了点头。

...

六月中,工部尚书段纶等一行人,终于回来了。

段纶回到长安的第一时间,马不停蹄地进宫面圣,找李世民汇报筹粮的情况。

不久,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和王剪都叫了过去。

甘露殿内。

段纶把奏疏呈给李世民后,他开始一五一十地汇报。

虽然经历了一帮县令不配合的事,可有了王剪的出手,筹粮总算在规定时间内,有惊无险地完成。

而且粮食也按照各道所需,全部运送到各道行军总管的大营。

“段爱卿,这件事你做的很不错。”

“时间如此紧迫,你们依然能披荆斩棘,为各路大军提供足额的粮草。”

“朕给你,给王爱卿记一头功。”

李世民很开心,第一步顺利完成,接下来就看李靖那边了。

“臣,谢陛下隆恩。”段纶和王剪一起站起来行礼。

“陛下,那帮县令太可恶了,他们竟然暗中示意世家商贾,不借粮给朝廷。”

“而且他们还推三阻四,明明地里的庄稼成熟了,他们非说要等几天才能收割。”

“臣恳请陛下,一定要派人严查,万不能让这帮蛀虫继续吸附大唐的血液!”

段纶非常激动,想到那帮七品县令不给面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好歹也是一个工部尚书,没想到在外的威名,跟一个五六品的官员没啥区别。

“段爱卿别激动,朕已派御史台和刑部去查处,相信要不了几天就有结果。”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293章 王爱卿赋诗一首助助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293章 王爱卿赋诗一首助助兴并对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