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瑶了然,屠宰场啊,那可是吃肉不愁的宝地,怪不得要把女儿送回娘家。
“日后咱们也能方便买肉了吧,”沈瑶摸了摸嘴角,觉得自己可不是馋,只能算资源利用。
谢辞安笑出声,“方便,想吃的话顿顿能吃。”
沈瑶羞得捶了下对方肩膀,“当我是吃货不成?”
还顿顿吃,说不准转头就被小院里的人给举报。
四合院住这么多户人家,沈瑶不信没一点矛盾。
“矛盾确实有,不过都是日常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谢辞安正色起来,“但有几家,人品不能说坏,但有些见不得别人好。”
沈瑶挑眉,不自觉地凑到对方身边压低声音,“真有这样的?”
谢辞安看了眼窗外,“咱们院里,最前面的林家和金家都还算正常人,有门隔着一般也接触不到。
正院的四家,程家和钱家只能说人有点小毛病。
程家生的都是女儿,想招上门女婿,钱家里外多是男人,想娶能干的媳妇。
他们两家最近闹的有些过,不过和咱们没太大关系。
剩下的周家和赵家,周家有些奇怪,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顿顿吃得好不说,还总和院里闹矛盾。
赵家则是孤儿寡母,几个小伙子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被保卫科抓住好几次也是不了了之。”
沈瑶歪了歪头,“年纪不够?”送去派出所能教育的啊。
谢辞安摇头,“亲爹是英雄,机械厂还有邻里看着早年的情分面子。”
沈瑶:……那还真是,人情社会不是说说而已。
也是八卦到了四合院里的事,沈瑶感兴趣程度加深,拉着谢辞安一个劲儿地问东问西。
谢辞安能怎么办?只能无奈又宠溺地有啥说啥。
何况这些事只要出门在丰收胡同前后打听打听,能知道的更详细,根本瞒不住。
人多的地方就是热闹,谁能想到四合院不大,里边的事真不少。
不是今儿我家少了棵葱,就是明儿对家的鸡不下蛋,要不就是谁家和谁家拌嘴,动手互相撕吧起来。
沈瑶听着谢辞安源源不断的科普,更恨不直接得化身吃瓜专员,干脆留在小院里吃瓜看戏。
哎,可惜可惜
最快也要明年春天才能住进来,不知道一个冬天过去,小小的四合院又能添加多少笑料。
推着自行车从丰收胡同离开,沈瑶和谢辞安约定好下一次见面的时间,自己扭头回了家。
家里面,周姥姥和袁丽正忙着处理赵月月邮过来的那批山货。
自家吃了些,给其他人送了些,关键还剩很多。
且这次沈瑶也算是间接地帮了赵月月的大忙。
赵月月连夜拍电报过来,告诉她等着收礼,都是乡亲们的热情,不能拒绝。
沈瑶:……这就是聪明脑瓜的好处,绝饿不着自己。
“妈,姥姥,我回来了。”
进门先喊一声,沈瑶换上拖鞋,踢踏踢踏地跑来厨房与客厅的交界处伸手帮忙。
被周姥姥拦住,“去回屋换身衣服,别糟蹋了。”
沈瑶叹气,“东西不脏,姥姥你眼下这么说,等我明年嫁人,看你想不想。”
周姥姥哼的一声,继续挑拣干瘪的松子丢到一边。
剩下。都是要炒着吃的,顺便放点糖精或者盐水添添味。
“那边怎么样?小谢父母我私下差人打听过,都不错。
就是家里还没有分开,你嫁过去,和小谢相处我不担心,只是你那两个妯娌要自己注意分寸。”
周姥姥有些话不能讲太多,不然像在挑拨是非。
沈瑶已经脱了棉袄大衣,穿着一身毛衣出来。
“四合院嘛,平房比咱们楼上宽敞,就是厕所有些远。
里边人多,谢辞安今儿和我说,他们那边……”
巴拉巴拉巴拉,沈瑶不忘将自己听来的学话给周姥姥。
周姥姥听得一愣一愣,不过早有乡下生活经历,明白人多是非多的道理,“你到时别凑的太靠前,不过去了那边住,倒不会冷清。”
人多,你一句我一句,就能让场面热闹起来。
哪像他们筒子楼,家家户户除了正常做饭,都不交流。
沈瑶赞同,心道何止不会冷清,只怕到了那边是想清净都难。
今儿下午和谢辞安出门,她还碰见程家和钱家的两位大妈拌嘴。
一个个的得理不饶人,唾沫星子都能喷出几米。
沈瑶和谢辞安两个小辈是绕道走的,甚至沈瑶还注意到,程家的大姑娘,好像是叫程雪,盯着她的目光嫉妒又愤恨。
作为有着敏锐感知的人,沈瑶当即就锁定了罪魁祸首谢辞安。
在她的严词逼供下,谢辞安只能老实认栽。
并且说出了程雪打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事实。
沈瑶当时还记得谢辞安委委屈屈的小模样。
哎
等她明年住过去,别的不说,程家肯定会和自己找茬。
不过沈瑶也不是很怕啦。
边和周姥姥聊天边整理这些山货,等全都忙完,袁丽又用厨房将东西炒制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