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带魏英回去后,专门将小书房收拾出来给她住,休息日让文燕带她去供销社买吃的买穿的,给她零花钱。
看她在家里有时候看书,有时候还帮他们做饭做家务,他愈加心疼,看他多好的妹妹,凭什么不能找个有文化的好后生过日子。
即使文燕私下跟他说过好几回,觉得家里地方本来就不大,英子长期跟他们住不合适,可他觉得,既然已经把英子带出来了,那他当哥哥不能就这么再把人送回去吧。
英子现在对家那么抵触,他至少也应该帮她找个暂时的工作,哪怕住宿舍,也让她有个着落,不能就这么回去。
他这几天一直在为英子打听,也让文燕帮忙留意,可好不容易问到县里小学有一位老师怀孕月份大了,要请一个多月假,想找一个代课老师。
魏朝马上应承下来,想让魏英去,可他回来一说,魏英竟然告诉他,她要结婚了?
第一反应魏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之前他不是没想过要为妹妹赶紧订亲定下来,可英子说现在害怕处对象,他也就让她缓缓再说,结果她背着他们两口子,自己找了人家。
她搭上同住筒子楼里的王大姐,要做王大姐儿媳妇的大哥的第二任妻子,人家有一个四岁女儿,她进门就去当后娘。
可把魏朝气的够呛,这哪里人,他听都没听说过,他住过来没多久,这楼他自己都没认全,魏英就搭上了哪什子王大姐,还给人家当后娘,她清清白白十八岁水灵灵的姑娘,正儿八经说的后生不相,要去给别人看孩子,脑子有坑啊?
魏朝说了她一晚上,魏英油盐不进,气了一天,只能带她回来。
此时,家中人都皱起眉头,好好的,又不是卖儿卖女,上赶着去当后娘,这怎么想的?
“人是哪的?干什么的?多大了?头一个媳妇怎么没的?”魏老头点上火,吸了口旱烟。
“是……”
“让她自己说。”
魏英舔了舔唇瓣,才慢慢开口,“听说是县城后边小前门村,男的二十六,是县火车站的,头一个媳妇因为他长期不在家,跟人跑了。”
江舟一听,火车站,这可是个铁饭碗啊,不错,魏英自己找的质量还挺高。他们县其实准确来说其实不能称火车站,因为不能上人载客,就是火车口,来来往往拉货物的。
现在公路还少,国家远不像后世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一个县能有一条修的路,都能对外宣称交通便利,可想而知。
所以能挨到铁路线,能有个运东西的铁道口,他们县已经很不错了。像条件不好的,隔壁县的供销社还得不时赶着驴车,来他们县火车口接货呢,日子不还得过。
魏英搭上这个人,也是巧了。先前这男的女儿一直是他母亲看顾,可是最近她母亲生病没了,他哥嫂也有自己的孩子,也得上班工作,他找不到人帮他带孩子。
魏英约定好了,假结婚,不领结婚证,可以帮对方抚养女儿,但对方要给她每月十块钱,相当于给人家做保姆了。以后要是有一天想离开,可以随时离开。说结婚就是套了个婚姻的壳子。
这怎能让她不心动。
当然,她跟家里不能这么说。
魏母听得直摇头,“英子,后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你才多大,自己都没有生养过,怎么带得了孩子。你别看铁蛋他们,这是咱们村里的孩子,打打摔摔养的糙,都没事。人家城里,娇贵,磕着碰着都得上医院去。”
“再说,后妈遭人说,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亲娘养的孩子,饿死也是别人家事,当后娘的,但凡衣裳一个泥点子没洗净,就得说你刻薄。闺女,咱好好找个人家不行嘛,为啥非得找罪受?”
她确实心里偏心小儿子一些,可不代表她不盼着其他孩子过好,孩子家里都有米有面,有儿有女,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我觉得挺好的,我自己愿意。”魏英坚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轮流劝,江舟一边吃一边听,津津有味,发现这七十年代乡村生活也不错,吃着饭还能“看电视”,日子有滋味的很。
不过,她敢笃定,魏英这婚事必有隐情。嘁,魏英这心眼子比莲蓬还密,能做亏本买卖?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这丫头玩的贼溜好吧。指定不知道要了什么好处。
人家想嫁就嫁呗,你说你们劝什么,就别阻拦人家奔向幸福的怀抱好吧。江舟在心底嘀嘀咕咕,宛如实时弹幕。
都劝说无果,有之前那出在前,魏老头这次也没有强横替她拿主意,“行,那什么时候订亲?”
家里人咂舌,老头这么快就妥协了?
“他工作忙,我们就不定亲了,直接结婚。”
烟杆抖了抖,魏老头停顿一会又问,“什么时候结婚?”
“他想这个月就摆酒,爹娘,你们觉得行不行?”魏英抬头问。
“哼,”魏老头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你自己都安排好了,我们行不行管什么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