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标

作品:他是奸细|作者:藏宝猎人|分类:历史|更新:2025-04-03 19:45:31|字数:4324字

从院里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姚彬,张信的老乡,也是他入宫的引路人,他异姓同一祖先的一个叔叔。

由于多层关系叠加在一起,他自然就是张信在东厂最信任的人了。

正因为高度的信任,张信才将自己离开后照顾阿贵的事,交给了姚彬。

妣彬照顾阿贵,比任何人都合适。

阿贵是有记忆的,知道是他和张信共同救出了自己,一直对他表现的很亲密。

“回来了,”姚彬笑着说道。

他已经知道张信近一两天要回来,因此一直在院里等他。

抱着阿贵,二人进了小院。由于离岗时间太长,东厂的事多又杂,张信必须知道这些天在忙什么,以使自己尽快进入状态,适应东厂快节奏的生活。

果然,事情不少。

不过有一个比较注目。

那就是山海关附近有一个守将,有通敌的嫌疑。

守将通敌,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一个将军,除了有一座城池之外,手下至少有几千兵马。他的每一项决策,都关乎周边居民们生死,甚至一个城池的归属问题。

虽然城池不大,仅是山海关的附庸,但地理位置重要。

如果这个城池有失,整个山海关防线,必将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全线溃退,影响了整个军事布局。

因此张信对此事特别重视是有道理的。

但这也仅仅是怀疑,其有没有真正通敌,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仅仅是因为有人举报了他。

举报这东西,可信度只有五成,既可能真,也可能假。

也可能是举报人真的掌握了他的犯罪事实,举报者本人没能力奈何他,便向京里告密,希望更高层次的人出面,来制止他。

这封信最初投寄到兵部,由于兵部无法查此类案件,便把举报信转到了东厂。

在当时,东厂就是吃这碗饭的。

无论是贪污腐化,还是投敌卖国,东厂都管,而且有这方面的人才。如果他们受理了,很快就会得出结论。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举报纯属无中生有。事实上可能是被举报者太过优秀了,而遭人嫉妒,所以才恶人先告状,以书信的形式,举报他。

这样的事例很多,但也特别不好办。

因为这类事,不比地方案件。

地方案件,多是贪赃,徇私枉法,它有一个利益链条,会牵扯很多人。你出钱,我为你办事,这种案子,一般都留有尾巴,都有迹可寻。

而且地方官好对付,他们手里没武装。文人嘛,又有一个通病,欺下媚上,上级的一纸文书,会把他们吓个半死,绝不敢反抗。

武将就不同了,他们所谓的通敌罪,一般都极为隐秘,都是单线联系。凡这类事,都是敌方最高统帅部,看谁特别有价值,而派使者前去游说,许以高官厚禄做诱饵,使其反水。

这样取得的利益,十分丰厚。不费一刀一枪,不用流血牺牲,便占领了一座城池,一员猛将和几干士兵,比一场战役取得的成果都大。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瓦解敌方的士气。

但是调查也极有难度。

必须在相当隐密的情况下进行才行。

这可是一方名将,手下有几千无敌的战士,驻扎地又是一个战略要冲,你敢不把他当回事?惹急了,老子不跟你干了,真反了。

要是弄巧成拙,真把好人逼反,国家得受多大的损失啊。这些年,国家没有多余的钱往部队里投资,又值此乱世,每一支队伍,都是国家的宝贝。

所以,查不到真实情况,是不敢公布信息的。

卷宗上注明,这个人叫李标。

大家一定还记得,这个人的名字在前边章节里出现过,他的妻子叫方静,曾经是黑松林凶杀案的嫌疑人。

那个方静,其实和张信现在从三河寨救出的方静,是同一人。

方静这个名满京都的大美人,怎么成为了李标的妻子的?这故事曲折又漫长,又充满了无奈和心酸,听我慢慢说。

关于李标的其他的情况,姚彬并不太清楚。

但是有一点,东厂做的特别好,就是只要某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对他绝不手软,都是用铁腕手段来惩治。

在张信任提督后,特别强调这一点。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张信不在的时候,东厂的运行机制,一点也没受影响,很快派专人整理李标的资料。

因为事关重大,这事的后续行动,得张信回来拍板。所以资料整理好后,暂时放到了机密柜里。

张信让姚彬给他取来资料,他要全面了解这个人的信息,以便确定对付办法。

姚彬走后,时间不长,便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卷东西。不用说,里面是李标的档案。

现在开始忙正经事了。

张信拍了拍阿贵,这家伙就像个懂事的孩子一样,跳下来,到院子去了。

张信掏起档案,看起来。

从档案上看,这个李标背景强大。

其祖籍地安微风阳,一听这地名,就非同寻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他是奸细》,方便以后阅读他是奸细第4章 李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他是奸细第4章 李标并对他是奸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