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的态度很明确,修陵是大事,没有谁挡得住。所有的一切,比起修陵来,都是小事一桩,都要为修陵让道。
在建陵这件事上,魏良负全责。并且一定要掌握寨上的大权,否则这工作你就没法开展,更别说保密的事了。
要求魏良,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住在寨上拥有最高决策权。
山寨虽小,但因为陵墓建在这儿,意义就变得无限大。
至于现在对雷云下手,他认为时间尚早。他还没有公开反对魏良,况且,他现在还有两个身份,无异就是他的免死金牌。
一个是他义子的身份,虽然玉莲的死对魏忠贤的打击很大,使他心态变得极度扭曲,开始仇视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都变做他可以攻击的对象。但他心底,多少还有一点良知尚存。过去在三河寨的美好,也是他经常追忆的事,并认为有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再一点,雷云还是他侄女婿。魏忠贤本人没有孩子,这己经是铁定的事实了。在这个世界上,侄子,侄女,也就是和他血缘最近的两个人了。作为长辈,当然希望他们生活的好。
尤其听说雷云是侄女心中的如意郎君,为了嫁给他,费了不少周折,才搞到手时,对侄女的良苦用心,大发感慨。在情理上,也就把雷云视做自己人了。
只是这修陵墓的事太过重要了,除了魏良这个亲侄子之外,他不相信任何人。
就像雷贵这个结拜兄弟,开始在他的陵墓上,也十分支持,后来不是变卦了么?在那些事上小动作连连,不得己,魏忠贤才决定除掉他。
他相信,雷云和魏良,以后肯定会有冲突发生。
现在看雷云,就是一个稚,他好像不热衷于权利。虽是前寨主的儿子,由于父亲的突然离世,他还没来得及这方面的教育。
虽然现在看他没有这方面的野心,但并不代表其它人没有。
三河寨虽小,却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
首先,它不仅仅是一个村寨,更是一个军事堡垒。是因为战争,它才有了存在的必要,并在战乱发展中壮大。
三河寨几百年屹立不倒,是因为它背后有强大的支持,这便是拒马河盆地的近百万民众。
拒马河平原,土质肥沃,气候湿润,加上拒马河良好的灌溉条件,使这儿富比江南,成为国内最宜居的地区,有百万民众生活在这片狭小的区域。
人口的密度,堪称国内之最。
这儿诞生了许多大富豪,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拥有庞大的资产。
而这一切,在这个靠近长城的地方,发展的这么好,都是因为三河寨。
所以这儿的人,对三河寨的支持,是最无私,最慷慨,最不计成本的。
尤其当地的富豪,都特别支持雷家。
一直以来,雷家除了在山顶生活外,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沟口的故宅。每年都会定期回来,小住几日。除了祭祀之外,他们还举行宴会。目的是加强和当地社会民众的厩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被邀请的客人,都感到特别荣幸。自然了,都是社会名流。
雷氏在拒马河平原,一直在上流社会中,有着极为尊崇的地位,在当地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如果雷家的职权被解除了,你可以想象在当地引起的震动。
如果没有拒马河盆地的支持,任何一个寨主,都难以维持下来。
毕竞三河寨是一个高度消费,但并不生产价值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靠当地民众募捐,一旦脱离了背后父老的支持,寨子便会瘫痪。
另一点,便是三河寨当地的保守势力。
三河寨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武艺高强,长期生活战斗在这个堡垒里,和雷贵关系较为密切。他们人数众多,是三和寨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意志,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山寨的走向。
雷贵死时,马氏代表他,宣读了最终遗言,让魏良代理寨主之位,行使寨主权利。对此大家表示可以接受,因为雷云下落不明,为了大局,人们只能无条件地支持夫人的决定。但当雷云回来时,看到魏良仍抓着权利不放,大家忍耐不住了,要求返还权力的呼声日渐高涨。
大家谁都看的出,虽然魏良不再代理寨主,名义上把权力返还了雷云,实际上,权力并没有下放,仍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架空寨主的意图十分明显。
这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一时间,大家互相串联,表面看似平静的寨上,实则暗流涌动,矛盾己不可调和,只差一根导火索了。
魏忠贤虽远在京城,对于这种情况,心知肚明。他知道要想侄儿真正成为三河寨的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取得三河寨背后那些大金主的支持。
这个需要时间,只要你真地把三河寨建成防御外敌进攻的坚固堡垒,人们迟早会改变态度,支持你。
再一点,就是要取得雷家的支持。毕竟几百年的寨主世家,在这儿影响深远,已深入民心。必要时一句话,顶别人一万句,这就是所谓的软实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