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

作品:我,孙山,科举|作者:西门七仔|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8 09:09:39|字数:4548字

经过两天两夜的行程,孙山和孙伯民再次踏入何家村的土地。

孙山自从到县城读书,就再也没来过何家村了。

如今再看,比记忆中的更繁华更热闹了,笔直的街道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喧闹景象。

孙伯民和孙山带着大包小包,再次来到孙大姑的二进院子。

二表哥何书瑜笑呵呵地说:“大舅父,山子,你们两个也累了,先休息一会儿,晚上再到老宅吃饭。”

何家主宅,也就是老宅。

孙伯民倒没觉得累,不过怕山子累,点了点头说:“行,我们先休息,晚上再聊。你快回去看店,掌柜不在怎么行?”

孙大姑和何姑丈去进货了,所以来接待的是何书瑜。

至于三表哥何书晟在东区的山货店当掌柜,晚上才回家。

四表哥何书翰还继续读书,为科考才做准备。

孙山睡下后,感觉没过多久,就被孙伯民喊醒,外面的快天黑了,寒冬腊月,十一月份也冷了。

孙山穿好衣服,走出卧室,看到孙大姑和何姑丈,快速奔跑过去行礼问好。

孙大姑把孙山拉入怀里,温柔地说:“睡醒了?是不是很累?”

孙山摇了摇头说:“刚来的时候累,现在不累了。”

何姑丈温和地说:“等下吃完饭,去大哥家捡些汤料回来,煲些汤水给山子喝。冬日出远门,又冷又累,得补一补。”

何书瑜笑嘻嘻地说:“阿爹,山子身板子那么瘦,不能太补,万一补过头,流鼻血呢。”

这话一出,立即被孙大姑来一个爆炒栗子,看了一眼何书瑜,没好气地说:“你啊,怎么这样说山子呢。”

三表哥何书晟对着孙山说:“山子,莫要听我二哥的。我大伯最熟悉汤料的,让他介绍介绍些你可以喝的。”

随后拍了拍孙山的小肩膀,欢喜地说:“山子,想不到你那么厉害,小小年纪就考上秀才了,哎,我好羡慕。”

三表哥和二表哥一样,都是学渣,学习不怎么样,三表哥只比二表哥好一丁点儿。

孙大姑和何姑丈看他读书实在没天赋,及时止损,开了一间山货店,让他从小二做起,慢慢经营。

四表哥非常羡慕地说:“山子,吃完饭后,我们一起探讨探讨学问,你要教教我,怎么样才能考上秀才。”

四表哥何书翰今年16岁,进场一次,县试过了,府试落榜,院试更没机会参加。

读书成绩自然比大表哥差很多,同样也比孙山差。

四表哥从小看大表哥怎样读书,他也跟在后面学。

但人的大脑结构是不一样的。别人能成功,你未必能成功。

何书翰想集思广益,多问问别人是怎样学习的。

当然对象肯定是秀才以上级别的。

孙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点了点头说:“好,四表哥,我们吃完饭后一起讨论。”

孙大姑和何姑丈听到后,欢喜极了。

孙大姑拍了拍孙山的小手,对着何书翰说:“翰哥儿,山子虽然小,但已经是秀才公了,学问自然好。趁现在有空,就多多向山子请教,不要不好意思,你们是老表,可要相互帮忙,知道了吗?”

翰哥儿点了点头说:“阿娘,我知道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山子比他优秀,何书翰不会因为是孙山是表弟而觉得难为情。

何书瑜眼珠子溜溜转,偷偷摸摸低声说:“像孙家的读书厉害,像何家的读书就不行。我看四弟问也是白问,脑子像何家人怎么读也读不过来呢。”

话说得小声,孙山和何书翰听不到,但被旁边的何姑丈听到了。

何姑丈勃然大怒,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何书瑜的脑袋,冷着脸说:“你说的是什么话,有你这样说自家人的吗?”

何姑丈心里也认为二儿说得有道理,但这些话只能心里想,哪里能说得出去的。

被人听到,被人笑话呢。

何姑丈认为孩子能读下去,可以搏一搏。

等搏多几次了,实在不行了,止损便是了。

这点时间和金钱他们夫妻俩还能承受得了的。

四儿翰哥儿喜欢读书就继续读呗,才16岁,家里不需要他赚钱养家。

孙伯民看到何姑丈拍了一巴掌在何书瑜的脑袋,心疼地说:“姐夫,瑜哥儿还小,有什么事慢慢说,莫要动手呢。”

这话惹得大家哈哈笑。

瑜哥儿哪里小,都做阿爹了。

孙大姑笑着说:“别理他了,我们回老宅吃饭。老太太可想见山子了,说好久未见过山子了。”

今日孙山依旧穿儒服。

这些日子,苏氏特意买了好些布料,拜托村里的唯一绣娘帮忙做好几套冬天的衣服,好让孙山落府城的时候有衣服可穿。

孙大姑仔细打量孙山,对着孙伯民说:“明天我去买些料子回来,帮山子做几套衣服。哎,我们的山子穿上秀才服真俊。”

孙山赶紧说:“大姑,阿娘给我做了好几套了,不用了。做得太多,穿不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孙山,科举》,方便以后阅读我,孙山,科举第291章 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孙山,科举第291章 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并对我,孙山,科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