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最难熬的几年

作品:三国:吾乃西凉统帅|作者:云上生花|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7 21:14:14|字数:4618字

初平四年十月,公孙瓒自焚于土垠,袁绍势力入主幽州,袁绍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表奏袁谭为幽州刺史镇守幽州训,利用幽州的战马资源开始训练骑兵,召回了沮授。

在田丰等人的建议下,袁绍开始聚兵屯粮备战,准备休整过后再和董璜作战夺取并州,因为现在确实属于劣势,所以袁绍深思熟虑后并没有处死倨傲的麹义,而是让麹义前往了河内郡,把守自己的南大门。

同时,袁绍开始联合曹操和刘表,试图争取二人的支持,组建联盟对抗董璜,实在不行,能牵制一下也是好的。

袁绍想的很好,却全然不知,汉末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已经悄然来临。

初平四年十月,京师地震,十二月再震,朝廷不得不下令改年号为兴平。袁绍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觉得这是老天在帮助自己,让自己能更加顺利的讨伐董璜。

但很显然,袁绍高兴的早了,关中的地震,不过是一个开始。

兴平元年(194)三月,蝗灾起!

首先照顾的就是关东诸侯,冀州、兖州、豫州、徐州、青州一带蝗灾泛滥,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了关东大地,啃食着它们所能啃食的一切。

刚刚开始休养生息的关东诸侯们,顾不得其他的,只能派出大军开始捕杀驱赶蝗虫,但是却收效甚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蝗灾肆虐。

再将关东祸祸过后,蝗灾又冲进了关中,早就得到了消息的董璜下令,放出所有家禽,组织人手捕杀蝗灾。

因为董璜早有准备,张松也带领的一众太学生又不辞辛劳的四处宣传,关中的百姓早就知道该怎么对付蝗灾了,捕杀起来要顺利的多,而且还有数以万计的家禽帮助,再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努力后终于成功扑灭了蝗灾。

虽然也有损失,但相比于关东诸侯还是小的多了。

在得知蝗灾被董璜扑灭后,关东诸侯都傻眼了,什么情况啊!这董璜是怎么做到的?应该是巧合吧?

正当袁绍等人惊疑不定时,大旱灾,降临了。

四月,关中三辅地区开始大旱,但因为自从董卓迁都长安以来,李儒就开始修缮白渠等水利设施,虽然旱情严重,但还不至于无水可用。

至于粮食问题,李儒在请示过董璜后,董璜下令将已经储存到三大仓中的粮食拿来出来赈灾,同时派人去益州调集粮草,派遣张济、樊稠监督赈灾,郭汜领兵巡视关中诸县。

接着下令朝中公卿、将校减少膳食数量,禁止组织宴会、酿酒等一切浪费粮食的行为,董璜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前往了长安坐镇,与百姓同舟共济每日只食一餐,只为减少粮食消耗。

因为董璜有条不紊的处理措施,骚乱的关中百姓,很快就在董璜及部属的努力下重新稳定了下来,同时再次在关中的百姓心中刷了一波声望。刘协才十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没有让天子饿肚子的理由啊!至于百姓会怎么想,那董璜就管不着了。

关中早有准备,而且措施得当,再加上粮食的储备很多,百姓虽然依旧会饿肚子,但是很少有人被饿死。再加上郭汜等西凉将校带领人马四处巡视,处死了几个想趁机作乱、欺辱百姓的无赖和大族子弟后,关中就再次风平浪静了起来。

而袁绍、曹操他们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当旱灾蔓延到关东地区后,刚刚从蝗灾中死里逃生的关东诸侯顿时傻眼了,旱灾代表的可是绝收啊。

袁绍占据的冀州虽然富庶,但这些年一直打仗,刚刚才平定了幽州,又向鲜卑乌桓购买了大批战马,粮食的损耗还是很严重的,冀州的世家手中粮食也不多了,面对这样的大旱根无法招架。

曹操的情况比袁绍还要惨,因为兖州的战乱比冀州还要多,而且兖州的世家已经被清洗过了,现在的兖州几乎百废待兴,就指着今年能够丰收,好积攒一些钱粮,现在不止是收获没指望了,连怎么度过今年都是个问题。为了稳住军队,曹操不得不下令宰杀战马制作成肉干以此充饥,但为了弥补不足,曹操又一次派出了程昱外出筹粮。

青州的孔融情况要好一些,但是境内粮食的价格飙升,粟米一石五十万钱,豆麦一石二十万钱,让这个圣人之后气的整天痛骂奸商!

陶谦所在的徐州倒是没有闹旱灾,但闹起了瘟疫,之前曹操在徐州搞屠杀,搞得泗水为之不流、尸横遍野,随着气温升高,细菌滋生,之前被匆匆埋葬的尸体成了瘟疫的温床。

瘟疫从徐州开始,迅速向着中原地区蔓延开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沛国,正备受旱灾折磨的吕布和张邈等人……

淮南的袁术因为有阎象早早做了准备,同时又有江东地区输血,情况倒是要好很多,志得意满的袁术看了看周围的诸侯,顿时高兴了起来。

现在所有诸侯都被旱灾和瘟疫折磨,只有自己没什么大事,由此可见,自己才是那个被上天眷顾的人啊!自己是天命所归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吾乃西凉统帅》,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231章 最难熬的几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231章 最难熬的几年并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