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蜀中应对

作品:三国:吾乃西凉统帅|作者:云上生花|分类:历史|更新:2024-03-07 11:08:53|字数:4668字

广汉郡绵竹

刘焉得到朝廷下诏将自己贬为庶人,命令董璜带领大军伐蜀后,立刻召集了自己的一众心腹议事。

当众人到齐后,刘焉首先表态了,“朝廷已经将我贬为庶人,我本想就此还朝了此残生。但又担心董贼会祸乱巴蜀、使生灵涂炭,更担心失去了我的掣肘,董贼更加跋扈,篡夺我汉室江山。可让巴蜀百姓为我一家之私,去抗击虎狼之敌又心有不忍,诸位怎么看?”

别驾陈实低着头不停的翻白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董璜吃饱了撑得祸乱巴蜀啊?还不忍心让百姓去打仗?兵马粮草都征集了,你还说这个屁话!

作为刘焉心腹的赵韪立刻表态了,“如今的朝廷被董璜掌控、天子形同傀儡,诏书哪里能认?”

“先帝将益州交给使君打理,就是为了让使君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匡扶社稷啊!如今怎么能因为一旨伪诏,就放弃抵抗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使君不仅辜负了先帝的期待,也辜负了天下人的期待,更对不起汉室历代先帝啊!”

“我巴蜀之地,虽无精兵强将,但也从不缺忠义之士,又有山川之险,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如今有户百万,口五百万众,精兵十五万,钱粮不可胜数,怎可轻易言降?”

“董璜虽据汉中,但大半钱粮尚需关中转运,其中损耗甚多,大军不可持久。西凉军长于野战短于攻坚,巴蜀险隘尚存,只要据险而守未必不能一战。大汉养士四百年,正当以死报国之时也!使君作为宗室表率,理当奋死抗争,北上夺取汉中,效仿高帝还定三秦迎接天子,中兴大汉,我巴蜀子弟必生死相随!”

刘焉装模作样的思索了一会儿,随后为难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我出身宗室,受到先帝信重方有今日,之前董卓祸国之时因巴蜀未定,又被董卓蒙骗,未能第一时间站出来,致使朝廷和陛下落入奸贼之手,事到如今我也是时常后悔,如今正是我弥补过错的时候了。”

“再敢有降者,斩!”

“使君英明!”

赵韪最先响应,然后冷冽的看向身旁的众人,众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现在也只能出声附和。

“关于怎么抵抗董贼,诸位有什么看法?”

赵韪想了想道,“从汉中入蜀,不过两条道路,金牛道平坦开阔,米仓道崎岖难行,董璜用兵向来出人意料,我们最好两处全部布防,依靠地利阻滞敌军!”

刘焉仔细的思索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首先看向刘瑁,“瑁儿,你立刻和庞羲、吴懿领两万羌兵北上,驻守梓潼,支援白水关和葭萌关的孙肇和樊敏,他们手中各有一万人,应该是足够防守了,切记坚守不出,西凉军强于野战,不可逞强!”

刘瑁立刻起身行礼,“父亲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嗯”刘焉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庞羲和吴懿,“你二人好好辅佐公子,万万不可让董璜进入蜀地”

“使君放心”

“子远,等打退了董贼,也是时候将令妹和我儿的婚事定下了吧?”

吴懿闻言心中咯噔一声,面上却露出了笑容,“使君愿意与末将结亲,是末将的荣幸”

听到这里,刘瑁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听说吴氏可是有大贵之相,日后说不定……

“赵韪,你带领两万人去江州坐镇巴郡,负责支援賨人,防止董璜从米仓道入蜀,巴郡军务你均可决断,将吏你自己选拔!”

“属下多谢使君信任,属下一定拼死守住米仓道!”

赵韪对此很是自信,他早前就已经安排过了,一万賨人在宕渠,两万七姓巴人在汉昌,再加上自己带去的两万人,足足五万人,还是防守,再加上山路崎岖难行,董璜的大军数量不多,而且粮草后勤也有问题,他就不信挡不住董璜的大军。

至于手下的将校,李异已经很悍勇了、征调甘宁和巴郡的严颜,再加上张卫,怎么看都万无一失了。

对于防守巴郡,刘焉也很有信心,有賨人和巴人相助,董璜想派人从那里入蜀,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再调吕常,率领一万人去驻守涪县,以备不测,沈弥、娄发带领一万人前往阆中,随时支援”

“我带领剩下的三万人留守绵竹,作为最后的保障,粮草方面就麻烦陈别驾筹措了。”

陈实叹了口气,无奈的拱手施礼,“使君放心,属下尽力而为,其实使君可以和朝廷谈一谈的”

刘焉微微皱眉,谈?你他妈是想说投降吧?他知道像陈实这样抗拒自己统治益州的人有很多,包括那贾龙和任岐这两个狗东西,但现在外部有强敌,确实不能得罪他们,只好压下心中的不满。

“我与国贼势不两立,此事不可再提”

陈实叹了一口气,他固然是反感刘焉的统治,但未尝不是不想让家乡遭遇战火呢?赵韪说的没错,巴蜀富足,有山川之险,再加上没有大的战火人口众多。

但这富足也就表示无斗争之心,有山川之险就表示无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经历大的战火,也就没有精锐的士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吾乃西凉统帅》,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170章 蜀中应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170章 蜀中应对并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