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曹操的机遇

作品:三国:吾乃西凉统帅|作者:云上生花|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4 08:09:58|字数:4742字

公孙越带领着亲兵,悄悄离开了军营,一路偃旗息鼓,赶到了渤海郡,见到了刚刚回到这里的袁绍。

袁绍在太守府召见了公孙越,面露喜色道,“既然将军至此,想必公孙将军是同意了?”

公孙越抱拳施礼,“确如车骑将军所言,从兄已经答应了。”

听到这里,袁绍迫不及待的追问道,“不知公孙将军何时南下?”

“如今已经入秋,北方胡人恐怕会南下,暂时抽不开身,从兄的意思是明年开春后领兵南下。”

公孙越依旧从容不迫,显得很是平静。

袁绍闻言不乐意了,明年?韩馥这个狗东西已经要和我翻脸了,你给我说明年南下?这还有好几个月啊!

想到这里,袁绍的语气也变得不乐意起来,“不能迅速南下吗?”

“公孙将军也有难处,望车骑将军理解。”

“行,替我多谢公孙将军了,明年可不能失约了。”

“这是自然,在下就先告辞了。”

公孙越行礼后径直离开,留下一脸阴鸷的袁绍。

“本初不必忧虑,公孙瓒晚点南下也方便我们做准备,这对我们也是好事啊!”

许攸猜到了袁绍的心思,因此出言宽慰。

袁绍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时间拖延越久,变数就越大,而且……”

袁绍看向南方,语气更加担忧了,“青州的黄巾已经势大,臧洪恐怕是挡不住了,要是青州黄巾冲出了青州,那我这渤海郡恐怕首当其冲啊。”

对此许攸也没办法了,河内郡离董卓和韩馥都太近,根本就不安全,还要依靠韩馥输送粮草才能供养军队。

渤海郡倒是可以供养军队,也避开了韩馥和董卓的兵锋,但又要被南面的黄巾军威胁,听说青州黄巾已经到了百万之众,四处攻略郡县,根本不是小小的臧洪能抵抗的啊!

这时许攸突然想到了曹操,试探着说道,“本初我记得孟德现在还在河内驻军?”

“确有此事,怎么了?”

“不知本初怎么看孟德这个人呢?”

“孟德?”

袁绍陷入了沉思,不由得回想起刚刚起兵讨伐董卓时两人的谈话,那时两人曾经谈到如果讨伐董卓不利,之后该怎么办。

袁绍当时的回答是,南据大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而争天下。

而曹操的回答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的话语听着大气,实际上就是没有规划,英才再多、理想再远大,也需要耕植于一块领地,否则就是无根之木。

大部分人因为袁绍在官渡输给了曾经的小弟曹操,而轻视了袁绍,实际上这家伙可以说是汉末顶级的谋略家之一,一手主导了洛阳之乱,彻底打开了乱世的序幕,也是天下群雄中最早有了战略规划的人。

后期输给曹操是因为内部的派系失衡,而不是能力不足,曹操赢了官渡也只是打退了袁绍而已,还远远没有到彻底决定胜局的地步,就是袁绍病故后诸子内乱,互相攻伐,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搞定河北。

这个时候的袁绍,是真的挺看不上曹操的。在袁绍的印象中,曹操能力肯定是有的,但肯定是不能和自己比,更谈不上是个威胁。

因此,袁绍思虑再三,斟酌着语气悠悠开口道,“孟德有大才,可谓世之良将矣!”

许攸笑着点了点头,顺势提议道,“本初为何不让曹操去南边抵抗青州黄巾呢?”

袁绍闻言一怔,是啊!臧洪顶不住,我还不能派曹操去吗?曹操手下将领不少,也有精兵。

“子远此言,正合我意啊!我这就表孟德为济南相,再拨给他粮草兵员,让他即刻南下。”

几日后,曹操收到了袁绍送来的文书和官印,不由得喜笑颜开。

“哈哈,济南相,真是令人怀念的官职啊!没想到乱世中的第一块领地又是这里啊!”

曹仁不能理解曹操的喜悦,很是不高兴的开口道,“青州黄巾肆虐,这哪里是去上任啊!分明是去寻死!大兄何故发笑呢?”

曹操收敛了笑意,解释道,“如果没有危险,又怎么能轮到我呢?青州黄巾声势虽然浩大,但却是乌合之众,我有诸位相助,早晚必将其平定,而且刚好趁机练兵,平定黄巾后还能再收拢一批精兵。”

“而且,据我所知,济南国毗邻的齐国、乐安国都没有国相,正被黄巾肆虐,如此一来不正好让我扩大领地吗?这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

曹操的思维总是很跳跃,眼光也很独到,总能想到其他人不曾想到的地方,这也是曹氏夏侯氏兄弟愿意跟随的原因。

夏侯惇没有想那么多,曹操想去的话,他跟着就是了,要是曹操不想去,那他也不会说什么,反正曹操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

“那我们何时出发?”

“嗯,兵贵神速,即刻打点行装,明日一早我们……”

就在这时,负责巡视的夏侯渊走了进来,“大兄,外面来了个士人求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吾乃西凉统帅》,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63章 曹操的机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63章 曹操的机遇并对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