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人潮恍记当年事

作品:苦海浮沉录|作者:无愁是福|分类:古言|更新:2024-01-27 03:20:08|字数:5824字

“是臣弟叫兄长费心了。”

“可别这么说。”太子摆摆手,道:“你与孤虽阔别多年相见,但还望五郎不要生疏。”太子将目光从秦骐那边扫回来,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接着说:“若不是这朝野风云,孤不会和父皇商议,搅了五郎的清闲。”

听到太子这样说,秦愚算是明白了一些什么。

意思是说,请秦愚回到上京的,并非单单是皇帝的意思,就连太子也有意要为。

若真是如此,那太子要杀秦愚的动机就要小一些,他目的在秦愚回京,若秦愚返不了京,他自然难成目的。

“能为皇朝、为皇伯父和兄长分忧,是臣弟幸事。”

“如今大津看似太平,实则已经……”太子瞥了一眼秦骐,见他放下茶杯,只好叹下口气,道:“今日五郎刚回来,就不打扰五郎的兴致,刚从政事堂出来,心想来看看棠棣宫有没有不周的地方。”

看太子开始打浑场,秦愚也没有执着,也就随口应付了两句。

之后太子就告知秦愚,后日他会在西市桂晏酒楼摆上酒席,为秦愚开一席接风宴,到时候他想和秦愚单独聚一聚。

离开了棠棣宫,太子看了看沉默不语的秦骐,无奈的叹口气,一边上辇轿,一边道:“你总是想太多,五郎是孤叫回来的,你还叫孤疑人不成。”

“五郎历经风雨多年,未必还是旧人,兄长当初想叫他回来,我便没有赞成。”

“可孤需要他,如今我们身边,需要他。他聪明,隐忍,又懂声色城府,你知道的,孤不担心二郎,孤是想找人压一压七郎。”太子无奈的扶额。

“兄长狠不下心,谁都压不住。”

“二郎要夺兵权,可严氏的兵符绝不是靠蛮力来夺的,他只会害了自己。七郎闷声干大事,想要从舞弊案里把幕后主使掂出来,那尚书省就要乱了套了……”

“只有兄长想着朝局之稳,他们只想着东宫。”

秦愚站在棠棣宫门口,看着渐渐远去的太子和秦骐,脑海里的思绪缠绕了许久。

走到秦愚身边的青君,也面向宫外:“五郎觉得,太子请你回来是为了什么?”

“他想让朝纲平稳,又想守住东宫。”秦愚转过身,又往书册殿走:“恐怕他,也没这个本事。”

“太子不给五郎把话点透,恐怕也是碍于晋王。”

秦愚想了很久,才说:“既然与太子关系甚密,那这个朝,我不上,也得上了。”

秦愚仍旧被封为桓王,他只在棠棣宫睡了一夜,第二天就去正和宫谢了恩,搬进了皇宫外的桓王府。于是牧昀又忙了一整天,来整理府内府外的事务。

开府定在七日之后,到时候会揭开大门匾幕,而秦愚又说不应酬不摆席,也不知道要如何隐晦的渡过此事。

比起开府的事,秦愚更在乎上京城里的事。

他白天和青君前往上京最热闹的西市,这里还和他记忆里一样繁华热闹,这里少有贵仕落户,反而聚集了五湖四海的商人游客,从各处带来的珍宝异奇,可谓是千种万种,不可胜数。

大多上京城中谋生计的商户和农籍者,也都会来西市贩卖自己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种类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不同于东市那样,建筑整齐市街规范,东边为上京贵仕所处坊舍,大多的商市都以物品珍贵上乘为主,且华丽高雅,不是一般平民之物所能比媲的。

西市则错落不齐,楼塔乱建,街道拥挤,人群也鱼目混杂接耳接肩拥挤不堪,来自无涯大陆任何地方的人都会来西市看一看,这里不仅人多,东西也多,因此有“入西市者可观天下”一说。

“西市比以前还热闹。”

“陛下在意四海交流,琅江与大津驿道四通八达,上京繁荣又是全陆皆知,世人对上京心驰神往是稀松平常之事。”

秦愚回头看了青君一眼,哀哀叹道:“可谁知来到这……”秦愚拉了拉被挤皱的袖边:“只能看人头了。”

“五郎想看什么?”

秦愚抬起头,伸手指了指楼上的招牌:“桂晏酒楼。”

他和青君被小厮迎了进去,说一楼和三楼满客,二楼窗前雅间也是不错的地方。

“为何二楼没有那么多客人?”秦愚虽同意,却也要问问这蹊跷的地方。

小厮看了看窗前后围着的屏风后的确无人,才道:“前些日子,这里闹过打斗,有些地方还没修缮好,郎君若觉得不便,也可稍作一会儿,有客人走了,就请您去别的……”

“不必。”秦愚抬抬手,懒散的抬了抬眉毛,言:“桂晏酒楼,最好的是不是桂琼?”

“原来是常客,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那就给您上桂琼与五叠窑?”

秦愚点了点头,就看向窗外了。

二楼景致不好,除了拥挤不堪的街道,就是乏味无别的楼阁,顶上是被谁家楼顶灯帐这的一块一块的天空,恐怕只有三楼才是最好瞻看上京的位置。

“五郎幼时来过这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苦海浮沉录》,方便以后阅读苦海浮沉录第十八回 人潮恍记当年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苦海浮沉录第十八回 人潮恍记当年事并对苦海浮沉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