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么

作品:盛唐血刃|作者:tx程志|分类:历史|更新:2019-01-09 00:44:46|字数:8204字

魏征望着房玄龄冷笑道:“又不是独夫民贼。”

房玄龄摇摇头道:“一个独夫民贼,不至于身死国灭。秦始皇是独夫,大秦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汉孝武皇帝也是独夫,他南吞百越,东扩四郡,两驱匈奴,功盖千古。但是,这件事情,碰不得啊!”

房玄龄道:“魏玄成,当时你还没有归附陛下,或许不知道,几年前,陛下曾在太极殿上,提出开科举的事情。”

魏征点点头道:“这事我记得,当时长安城里,为此事热闹了好一阵子。”

房玄龄点点头道:“昨日之因,明日之果,隋朝亡国,缘由种种,其中之一,便是因为开科举……隋文帝试图用开科举的法子,从庶民中间,选拔士人,以改变高门世族把持朝堂的局面,于是乎,谁要开科举,谁便是天下世族的敌人,当今皇帝,在这方面,和杨坚杨广父子,如出一辙,身死国灭,其未远乎。”

魏征冷冷的笑道:“那个时候,陈大将军还不是陈大将军,现在,有陈大将军在,你看看关中门阀,天下世族,哪个敢扎刺?”

房玄龄沉吟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赶紧杀绝?”

“杀绝倒不至于!”魏征笑道:“陈大将军敢把天下世族流配万里!”

……

翌日清早,百官依次登朝。

众人纷纷用敬畏的眼光打量着魏征和房玄龄。尉迟恭、薛万彻等武将看到陈应的时候,双目含笑。

陈应从容不迫地站在武将之首,李靖次之,屈突通再次之。

待百官站定,李建成起身,目光咄咄的望着众臣道:“朕要颁布三道诏命。其一,台阁弼辅,揆总中枢,一举一动,干系天下,隋文帝重修文法,更迭规制,以中书取上意、草制敕;以门下谏国事、审大政;以尚书总繁巨,治百僚;三省用事,佐王命,协阴阳,清宇内,靖六合,冢宰公卿,持章庙堂,仆射、侍中、中书令,职守枢命,平章政事;朕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诸司书、监、郎、丞,位在综要,权守枢衡,当选其贤,入政事堂议驳国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机务,平章国计,位次省揆……”

百官顿时精神一振,全都聚精会神地聆听李建成的每一句话。

魏征抬头看着李建成,神情复杂难解。

房玄龄望着李建成,内心激动万分。

李建成环顾朝堂,满意地点点头道:“第二份,导人而使之谏,赏人而使之谏,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门下省增设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专司献纳谏正。第三份,朝廷之权还诸朝廷,三省六部九卿十二卫,各司其职,所有政务军令,交由政事堂商议处置,朕为天子,亦不可轻率干涉臣下行使职权。门下侍中何在?”

宇文士及忙不迭出列躬身道:“陛下发此亘古未有之宏论,仅此便已超迈古今,虽汉高魏武,亦不可比,唯三代之治,似可同论之。臣等居于大唐盛世,有幸侍奉一代明主,亦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陛下放心,臣着门下侍郎办理审核封驳,诏书即刻便能下达。”

李建成气得戟指宇文士及吼道:“朕说这么几句话,便可以比拟尧舜了?做明君如此轻松,历代圣人孜孜求治,却又何苦?恭祝万年,自古皇帝,除了始皇帝和汉孝武帝,又有哪一个,活过了七十岁?江山万载永固,说来好听,秦隋两代,开国之君,哪个不是旷世雄主,历二世而亡其国,这却又是为了什么?奉承话好说,事情却不是那么好办。朝廷将审核封驳之权付之门下,是为了保证朝廷政令不出差错,以免恶法祸害黎民,不是为了走个规矩做障眼法的。”

宇文士及满头大汗,连连叩首。

魏征神色激越,不自觉的点头微笑。

房玄龄侧身贴着高士廉,房玄龄小声的对着高士廉道:“陛下好像,终于开始进入状态了。”

殿门口一阵骚动,官员们纷纷让开,封道言一身孝服走上殿来。

封道言大哭跪倒道:“陛下,家父昨夜病逝了。”

李建成腾地站了起来。

百官心态不一地,互相交头接耳。

李建成只好罢朝,带着文武百官前往封府吊唁。

封德彝府邸内外一片素白,哀声阵阵。

鸿胪寺卿在封府门口,指挥手下官吏,帮着布置灵堂。

李建成的车驾在封府门口停下,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官员队伍。

李建成一身素服下车。

封府家眷站在院内恭迎李建成。

封道言哭得声嘶力竭。

李建成望着封道言道:“封相国升暇,你们节哀顺变。太常寺卿何在?”

太常寺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李建成身边。

李建成道:“封相丧葬所需,皆由太常寺供给,若是还有什么不足,尽管向朕奏明。”

太常寺卿连连点头称是。

百官依次进府悼念。

李建成又道:“封德彝为人正直,勤勤恳恳,辅佐太上皇,当年朕在长安,度日如年的时候,封相能站出来,替朕仗义执言,难得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血刃》,方便以后阅读盛唐血刃第三十六章 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血刃第三十六章 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么并对盛唐血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