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见闻(七)

作品:火红大明|作者:呆某讲故事了|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8 10:23:27|字数:6798字

“我们的文化教育不是为了教出读书人,去考一个功名,我想袁大人也知道,我们在辽东和真人的大大小小的作战,尤其是盖州攻防战时候,我们的士兵没有一个投降的孬种。就是因为这些士兵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盖住是为了什么。我想说:我说了这么多,袁大人也应该清楚我们为什么在5个月的新兵训练时间内,文化和知识学习反而占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我们不需要以一当百的勇士,这是不可能训练出来的。”严武看着袁崇焕说道。

军营得参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袁崇焕除了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脸色凝重有些沉默寡言,而后续的参观袁崇焕也决定推迟一段时间。

二月初八,靖海卫以北的装备测试基地,徐光启与军工部门正在测试双管霰弹枪,小口径的金属定装弹药非常困难,但是双管的滑膛霰弹枪的弹药因为口径较大,弹药制作也就比步枪更加容易一些。

“已经连续发射了五十发,看来枪管与射击机构没有任何问题。”负责的军工部门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们登来总部和北方军工厂面对的敌人与南方军工厂面对的敌人不同,女真人装备的甲胄坚厚,霰弹对其的杀伤力并不大。独头弹的效果比霰弹好很多,龙息弹(含磷)也不错,不过骑兵的双管霰弹还是以独头弹为主,搭配部分龙息弹和霰弹使用。”徐光启说道。

“北方军工厂的意见也是这样的,步兵班中的士官还是要装备双管霰弹枪的。他们这种弹药的比例就比较均衡一些。说到底还是龙息弹的效果最好,这种弹药打到士兵身上之后,现在装备的棉甲完全可以被引燃,而且没办法短期内扑灭。就是产量太少了,我们军工部门对这种弹药真的是又爱又恨。”负责人有些无奈的笑着说道。

“二八式35转轮炮怎么样了。”徐光启又询问其负责人。

“去年最后一次商业运输时,我们已经将南方军工厂的样品进行了实验,一部分的零件进行了组装,现在在教导团内装备了五门用来学习和训练,我们登莱总部的在下个月底就可以提供给教导团。”负责人回答。

“台湾那里已经将这些转轮炮开始在飞剪船上装备,估计新的情况要等到冰封结束之后南方的报告了,我们登莱地区和北方的工业部目前主要还是定装金属弹壳的弹药制作。”徐光启却没有那么乐观。

“你们登来军的士兵个人装备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甲胄的装备比例非常大。”过了大概两周时间袁崇焕终于是继续自己的参观,他参观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登来军的甲胄工厂。

“确实女真人的甲胄装备比例也是非常大,而且有的女真人会身穿三重重甲这对我们的火枪攻击力有很大的影响。而女真人的重箭也是个难缠的事情,我们只能尽力保证士兵的甲胄防御力。”严武虽然嘴上那么说,但实际情况是登来君因为线膛枪的装备。女真人与其发生近距离的肉搏战比例已经非常少了,而且从教导团现在装备的转轮炮来看,与真人如果在战场上与登来军对峙的话,步兵估计连贴身的机会都够呛了。唯一担忧的就是女真人的骑兵,不过这就需要登来军提升自己的骑兵作战能力和骑兵规模。

甲胄工厂的参观只是让袁崇焕更加肯定登莱军的标准化,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登来军提供的火枪弹药通用的情况上看,标准化确实是登莱地区工匠的一个基本认知。

“确实如此,不过军中军士们都比较喜欢登莱地区提供得甲胄。相比起来登莱甲胄做工精良。防御能力比也不错,而且替换甲片没有任何难度,甲胄的整体重量要比工部提供的重量要轻上一些,但是防御力却不亚于兵部提供的甲胄。”副手也是很喜欢。

“实不相瞒,其实工部也非常喜欢采购我们登来地区生产的装备,但是价格一直被压的很低。其实我们一直是贴钱干的。不过事到如今没有什么事情比抵抗女真人更重要的了。”严武这话觉悟还是非常高的。

“确实如此,相比于登莱地区大明其他地方的官员有些一言难尽啊。”袁崇焕无奈的摇头。

时间到了三月底,袁崇焕也决定离开了,随着他离开的还有自己厚实的一本在登莱地区的心得。李嵩这次亲自送他离开。董遇时也难得亲自前来,给了他一套甲胄弓箭和火枪也算是一份临别的礼物吧。

这次为期三个月的浏览其实并没有参观什么东西,看上去农业商业军队,袁崇焕都看了个遍,可是并没有接触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比较接触多的是农业,知道登莱青百姓有土地,工厂设备多工匠专业性高,士兵训练严苛,可是他并不清楚这套的逻辑是在有南方的更深规模的经济基础扶持下还可以有如此大的成果。袁崇焕这次看上去心得写了一大堆,可是就如同走马观花,得到的结果也无非是分田,良家子,多训练,好装备,几个点而已。而土地从哪里来?两相从哪里来?士兵的装备又从哪里来?都是架在空中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火红大明》,方便以后阅读火红大明第三百四十八章 见闻(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火红大明第三百四十八章 见闻(七)并对火红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