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忙碌时间总是在一天一天的过去。从天启六年冰封结束的三月中旬,在当地的1000多大明和朝鲜籍移民以及女真规划的地区在后半年准备的药材木材,毛皮等也随着兴华公司的船队南下,一部分木材运到平安道进行造船厂和当地建材使用。
大部分被运到了台湾省,而一部分运到了海南,随着停战协议没有被打破,各种经过制作的毛皮和香料以及药材陆陆续续的从马尼拉开始南下或者东西方向销售出去,其中不乏丝绸之品和精致茶砖,还有各种教派符号标志得的瓷器和家具,得益于兴华公司一支推行的标准化,在经过兴化公司内部门窗建材的经验下很多可拼装起来家具在南海风行,很多没了领地但是和兴华公司合作的部落领主们也是热情采购。以至于不得不扩大产量的同时也让兴华公司内部本就朴素的办公用品更加简单实用。不过这并不影响公司老员工,毕竟大家都是苦日子过来的,朴素一些反而让大家不会飘。
随着30条兴华公司船只到达雅加达,总督也是放下手中的文件,在自己刚刚落户的总督府内,通过卧室的窗台可以完全看到整个港口的全貌。这支船队不仅有所需要的香料和丝绸还有瓷器,还有整整两船的家具,从自己签订的货物清单上可以看得出,这几场货物如果安全运送到欧洲,那自己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也可以让自己更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而且随着这些商品回到欧洲的还有自己的战报。此时得益于日本籍雇佣兵的帮助自己已经完全吞并了万丹苏丹国,而这些只需要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真的是非常快了。
而此时自己的目标还是要稳定下来,毕竟自己不能仅仅依靠于新华公司的贸易来维持,还是要在当地经营自己的商业运转。而总督也决定继续通过分化来让当地安稳下来便于统治,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要稳定地方,就需要荷兰自己的军事力量。但过与兴华公司的战争之后,荷兰本土没办法给他安置更多士兵,所以荷兰人决定已经对自己指挥体系内的日本雇佣兵下手,此时手中有不到1200人的雇佣兵,不过对于万丹苏丹国绝对够了,于是一方面他以日本籍雇佣兵为主要军事力量,开始在各要点建立军事堡垒。其次和万丹苏丹国这次战争之中愿意投靠荷兰人的贵族与部落头领们合作。同时提高荷兰人和贵族自己日本雇佣兵的地位。
在随后的治安战之中,通过扶持本地士卒配合荷兰军官建立本土军队,其中以苏门答腊岛地区的曾经属于万丹苏丹国的士兵安排到爪哇让爪哇的士兵到苏门答腊岛。并且给予这些欧洲军官一定的行政管理权,而日本籍雇佣兵安置在雅加达周围,用来防止马打兰苏丹国的进攻。而真正梦协助自己得,或者说真正听命于自己的还是不够,所以总督大人一边决定聪欧洲本土招募,一边想着从日本和大明招募。
同样在安置军队的是,海参崴地区,随着南下距离大明更近,围绕在兴凯湖的百姓此时越来越多,除去海参崴的1000人以外,吉林地区原本归顺女真人的部落也有很多已经脱离其管辖。毕竟加入兴华公司不仅可以将自己手中的毛皮和药材,乌拉草等东西直接与兴华公司贸易免去了原本女真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归顺兴化公司自己家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铁质厨具,如果把家中适龄孩子送进学校不仅每年有粮食奖励,如果自己家中的孩子学习上进的话会第一时间得到公司安排的新住房。那种厚实墙体白色粉刷后的房子仅装修完毕,而且还适应当地的气候建了火炕。而且冬季燃烧火炕也不需要自己去额外准备多余的木材,兴华公司会以优惠价格他们提供燃料。
而因为外东北此时的中心在共青城,这里负责的人是一个临时指派出来的。具体负责人还是需要公司后期任命,不过按照兴华公司以往的惯例来看,一般第一批接手工作的人在获得公司的通知文书之后,会将这份工作成为实际工作,也就是说明实相符。其次的情况是兴化公司也会安排更适合的人。不过先期工作的人基本上也会保留原工作担任副手。
此时总负责人吴启贵考虑道路修建问题,这条沟通两地的公路起码要2500多里,而且工程部门即使手中有充足的历史资料,但是结合现在的情况需要10-30万人,工期需要30年以上,所以吴启贵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搞,不过很显然这条路投入比太差了,能做的就是每年安排一批人对现有的小道进行修缮和小规模的拓宽。保证通道在大雪不封山,雨季不泛滥的时候可以保证双方的正常通信。
此时借着和库页岛的距离便利而且东部完全在兴华公司的控制区,很多野女真人都划归到兴华公司管辖,而当地的汉化达到了八成,这就导致当地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人口支撑,而原本在外东北的几万人就要离开,毕竟有的朝鲜籍绿卡员工已经是10年卡了,所以南下就是必须的事情,还有点比较关键的是现在兴华公司在外东北的主要军事力量在雅库茨克和奥廖克明斯,还有更南面的基廉斯克不过此时在那里刚刚还建立了一个小据点而已。而此时的防御重心也就汇集在这三个主要据点当中,因为距离的问题。当地护卫队加起来是两个团还有附近已经服从兴华公司治理的原住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