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视线回到马来,此时万丹苏丹国的兵马就剩下王宫附近的几处,加起来也就不到人。
从正月底开始进行到对万丹苏丹国的进攻,持续了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双方就万丹苏丹国北部地区,进行了一场8万人的大会战。这场大会战从二月初二开始到2月10日结束。期间双方的大阵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炮击,其实在这场8万人的大柜战之前,就有一场1万人对1万人的等规模双方交战。结果就是以损失200人的代价将这1万人打的溃散。
不过正是因为这场1万对1万的等同数量规模的战争,让万丹苏丹国知道了,现在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数还需要装备,于是求助于爪哇岛东部的马塔兰苏丹国,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曾求救于马塔兰苏丹国,以大量土地和物资作为代价让马塔兰苏丹国出兵2~5万人。
就是因为这场1万对1万的战争结束之后,马塔兰苏丹国的援助兵马与万丹苏丹国的2万多人合并一处,凑出了8万多人的兵力进行了一场主力决战。但不得不说万丹苏丹国脱离淡目苏丹国而独立,还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和军事能力。不仅从战争开始,他们请求马塔兰苏丹国援助。而且在河南人与新华公司签订战协议之后就与文莱进行了各种装备和货物的贸易,只是留给双方的时间太短了,能达成的协议并不多。不过还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文莱地区采购了3000支火枪和20门火炮。至于为什么能突然采购这么多东西,主要还是文莱国王原本希望建立新型火器军队。而且第一时间接受了很多采购自新华公司的装备,结果这些淘汰下来的火枪就可以相对比较高的价格卖给万丹苏丹国。
不过虽然都是旧的装备,但是相比于还装备着传统的弓箭与长矛的万丹苏丹国来说装备的提升很大。不过双方的大会战依旧是上校发现对方的兵力优势,开始进行了一些时间的对峙。对峙后改为小规模的试探。再到试探变成大兵力的双方交战,最后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决战。虽然步骤不多但是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仅用了9天的时间。这场会战就变成了一场追击战。
而结婚是日本籍雇佣兵以损失2000人的代价,成功配合雅加达的荷兰人消灭了其中3万多人,并且成功俘虏了2万人。而兴华公司也很快接应了这2万人的俘虏,现在的矿场需要很多人力的支持,俘虏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现在坚守在万丹苏丹国王宫的也并非是万丹苏丹国王本人,此时万丹苏丹国王已经与他的二儿子和一部分大臣偷渡到南部苏门答腊万丹国的控制区,这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聚集了超过人,以面对荷兰人在攻破王宫之后北上的军事行动,而且国王也很清楚存地失人的道理,这段时间不仅从各地收集汇聚兵力,而且将带过来的所有金银贵金属全部用来采购军事装备。
而文莱国王看到万丹苏丹国王的信使,也不拖沓。而这些情报传达到在吕宋的老二与陶学詹得案头上时,陶学詹不由的感叹这些南海小国虽然人数不多,国土面积不大,但是政治和军事的决断能力确实非常可以。文件上清楚的写着文莱国王不仅第一时间采购新华公司与荷兰公司战争结束之后的一些需要淘汰的武器。而且快速的收罗国内落后武器装备,很显然文莱国王也很清楚这个窗口期很短,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会消失。
而同步在万丹苏丹国的日本雇佣兵司令张翼德也给了老二一份战报,相比于荷兰人吹嘘的以1万兵力击破敌人8万的漂亮战果,张翼德的报告就更加清楚了,日本籍雇佣兵的兵力损失确实只有2000多人,但是荷兰人的损失却有1000多。这基本上是将雅加达地区荷兰人能抽调出来的给抽空了,在这份战报中,张翼德也很清楚的书写了荷兰人的战争能力,在火器使用和均镇抵抗的能力上确实不亚于日本籍雇佣兵,但其的韧性却比日本籍雇佣兵差了太多。荷兰人所防守的大阵北面,面对的万丹苏丹国士兵其实只有不到1万人。而荷兰人手中不仅有火炮和火枪,而且其作为防御的节点,还有部分的防御设施支撑。但就是有着充足准备的荷兰人,确实在自身伤亡超过10%的情况下被打溃了,丢盔弃甲的荷兰人笔直的冲向了中军大阵,而中校先生被裹挟在溃兵之中没办法发布任何军事命令。只能将身边能招呼到的荷兰士兵向着中军大衣的两侧溃退。
3000人的荷兰兵力啊。如同被赶的鸭子一样涌向中军大阵,看着如此情况的张翼德不得不向上校先生进言,必须将这些溃兵引导到阵地的两侧。以避免溃兵冲击中军大战,而此时的上校可没有当机立断的反应,面对本总督大人费尽心思抽调出来的3000人很犹豫,他很清楚中军大阵得重要性,而这群已经斗志丧生的荷兰士兵只有通过鲜血让他们冷静下来。
见上校先生还在犹豫,张翼德德却来不及犹豫了,他命令通讯兵告知前方阵地的日本籍雇佣兵兵对着溃军进行弓箭射击,果然只有死亡才会让他们更加惧怕。在弓箭持续放倒了数10人之后,这些晕倒转向的荷兰士兵清醒过来开始向着中军打仗的两翼溃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