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林竹提着木桶去倒水。
这里最不方便的就是洗漱和如厕。
因着没有浴房,头发林竹是在院子里洗的,但沐浴就只能提到房里沐浴了。
林竹买了两个小木盆,他和林阳一人一个,都是用来洗漱的。
提两桶水进去,用小盆装着洗,虽然别扭了点倒也能清洗干净。
就是水缸里的水经过这一遭下去了四分之一,明日又要去挑水了。
林竹倒完水,见林阳回来了,问道:“你要不要先洗澡?锅里有热水。”
林阳点头:“我自己提水就行。”
林竹坐在房门口,一边擦头发一边道:“你灶房有个木盆,是我新买的,就用那个装水洗头洗澡。”
租给他们院子的主家虽然留了一些日常用品,但到底不够细致,像是木盆什么都是没有的。
晚饭是大米粥配小青菜,正适合舟车劳顿后的两兄弟。
饭后,林阳道:“哥,我明日要和同窗去茶楼坐坐,那边消息流通快,兴许会有这次府试的信息。”
这也是夫子推荐他们来宣城的重要因素。
府试都是知府出题,每个知府的喜好都不一样,像之前的县试知县出题就偏重实践,虽然他们看过知府上次出的题目,可毕竟是一年半以前的了,万一这一年礼知府喜好的文风变了呢,所以还是要多放打听保守一点。
“去吧,银子不够用就跟哥说。”
林竹还是奉行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的。
林阳笑了:“去一趟茶楼也就花个几十文的茶钱,费不了多少的。”
林竹好奇:“茶楼打听知府的消息有用吗?”
林阳神秘道:“当然有用了,茶楼里面来往的人多,不少贩夫走卒都喜欢在茶楼歇脚,听我同窗说,他昨儿还听到了不少知州的家务事呢。”
连知州家里的小妾喜好都能打听出来,想来那边的消息可不止这一点。
林竹:“.....”
懂了,茶楼就是古代版的吃瓜论坛,八卦吗,人人都爱,哪怕是学子也不例外,而那些大人的事情又是底下百姓最感兴趣的,自然传的也就多了。
林竹道:“那你去的时候注意点,听就好了,可别说太多话,言多必失的道理你懂得。”
还别说,被林阳这么一提,他都有点想去茶楼逛逛了。
林阳笑道:“我知道的二哥。”
他可是去打听情报的,不是去送人头的,茶楼这种地方,肯定不乏其中有哪位大人的耳目,保全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阳每日都会花半日时间和同窗一起探讨学业,剩下半日温习四书五经和策论,林竹除了一日三餐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去茶楼听书,偶尔逛逛热闹的小巷子,自得其乐。
终于,九月二十日,府试开始了。
卯时一刻,贡院开门。
林竹天还未亮就在准备东西了。
除了考引和吃食外,考生不允许携带任何东西,笔墨纸砚也是考场提供的。
清晨的风还带着凉意,林竹把篮子递给林阳,嘱咐道:“别太紧张,平常发挥即可。”
林竹点头,贡院准点开门,考生也陆续开始进场。
贡院门口不乏有等着的家长书童,林竹知道他们这是放心不下里面的考生,打算在外面等着呢。
林竹看了看天色,还早,林阳至少要到申时末才能出来。
他想了想,还是回去了。
虽然挂心林阳,但也没必要陪着一起等,林竹打了个哈欠,他担心时间过了,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这会儿正好回去补觉。
中午,林竹吃完午饭,先去贡院转了一圈,众多长辈仍旧等在贡院门口,林竹看着紧闭的大门,心道,还是过两个时辰再来好了。
到底挂心考场的弟弟,林竹难得今天没去茶楼闲逛,回了家后就开始把上午卖的大骨头洗净焯水后放到罐子里炖汤。
为了避免林阳在考试中途如厕,林竹给他准备的吃食是藕粉和干肉条,这两样食物一眼就能看出样子,不像包子馒头这些,还要扳开看有没有夹带,只需要跟贡院要一碗热水冲泡即可食用。
除了吃不太饱外,没什么缺点。
想来林阳考完试回来定是腹中空空如也,这大骨汤便是给他准备的。
林竹看着时间,申时中的时候,他就到了贡院门口,等候两刻钟后,贡院开门,陆陆续续有学子出来了。
林竹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大门,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林竹穿着青色的长袍,和一个穿着同款长袍的少年一同出来。
那人林竹见过,是林竹那个住在客栈的同窗,姓徐,家住临湖县,父亲是童生,母亲娘家经商的,家境不错。
他的书童也在附近候着,见自家公子出来了,忙迎上去:“公子,身体怎么样?可累了?”
他家公子可是夫人的心尖尖,据说徐学子出生的时候仅仅只有四斤重,跟个小猫崽一样,瘦弱的吓人,夫人都在担心这么瘦小的儿子能不能养活,幸好一路上虽然有些挫折,到底平安长大了,要不是老爷执意要少爷走科举的路子,夫人才不舍的儿子吃读书的苦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