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谭宗明后,杨浩继续回去吃席。
餐厅里,等大伙都吃的差不多时,众多男宾客,就开始摆桌喝起酒来。
几张桌子在那里摆着,玩牌、猜码……玩得不亦乐乎。
有谭宗明提前打了招呼,差什么吃的喝的,只要说一声,立马就有服务员端上来。
当本家这边,喝酒的人手不足时,杨浩和杨墨两个人,也被一些堂哥拉了上去喝酒。
桂海省的人,确实都挺能喝的,尤其是在持久战方面。
众人一直喝到下午的四五点钟,才意犹未尽的散场。
杨墨酒喝多了,没办法继续开车。
杨浩他们一家,只能在南明市,又待了一天,等第二天杨墨酒醒了,再开车回临宾市。
其他的亲戚朋友,则是乘坐大巴车,当天返回乡下老家。
参加完堂姐杨丽的婚礼后,距离华夏的春节,只剩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参加完婚礼回家后,杨浩的生活,持续在三点一线之间,修炼、看书、打游戏,很快几天时间过去,就到了大年初一。
到了春节时,杨浩跟着家人,相互之间的,各种串门走亲戚。
连续忙碌了几天时间,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初七。
初七一到,意味着春节进入尾声。
上班族各自离开家乡,继续外出上班挣钱。
过了初七后,距离学校开学的日子,也没剩多少天的时间了,杨浩在家继续待了几天。
刚刚过完元宵节,到了第二天,杨浩就离开家,前往学校报名开学。
刚刚开学第一周,很多人还没习惯。
在适应了几天后,才慢慢的缓过来,进入到学校的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后,这一天的语文课上。
班主任罗斌在课堂上宣布:“还有两个月多的时间,就是临宾二中,建校的九十周年的纪念日了。”
“耶耶……”
一听到学校要举办校庆,台下的学生,纷纷激动的喊了起来。
一般这种大型的校园活动,都会很热闹。
什么晚会、校运会,比起周年校庆来,那都是差远了。
难怪这些学生,会这么的兴奋。
罗斌拍了拍桌子:“好了,都安静下来,相关的活动,学校会通知到各班的文艺委员,现在我们继续上课。”
“……”
下课后,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校庆的话题。
杨浩、谢青和陈潇三人,同样聚到一块谈论起来。
谢青庆幸道:“九十周年校庆啊,咱们刚上高一就遇上了,还真是运气不错。”
“要是晚一年上学,可就错过这个活动了。”
这种校庆活动,一般都是十年一次。
上学时能不能碰上,全看个人运气了。
陈潇附和道:“也是哈,我现在也有点期待了。”
“听说一般这种活动,学校都会邀请校友回来参加。”
对于这种活动,杨浩本身是无可无不可。
这只能算是,他少年时的一个经历罢了。
“陈潇,你哥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吧?上次从酒吧回来后,他没事吧?”杨浩寒假时遇到了谭宗明,这会想起来了,就顺便问问陈潇,陈翔和冷锋后来怎么样了。
陈潇点头道:“他没事,最近正在备战高考呢。冷锋哥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不过,听我哥说,他前阵子已经康复出院了。”
“那就好。”听到冷锋出院了,杨浩也就不再继续多问。
课间的休息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几人刚吹了一会牛,还没聊完天,上课的铃声就响了。
到了中午放学时,杨浩和平时一样,叫上韦春风,和她一起骑车回家。
这段时间下来,杨浩都养成习惯了,上下学都是和韦春风一起。
两个人肩并肩的,推着自行车,走出临宾二中的校门。
杨浩推着自行车,进入马路上时,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电线杆。
他的注意力,被电线杆上的寻人启事吸引住。
杨浩停下准备骑车走人的动作,推车来到电线杆旁,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寻人启事信息。
寻人启事,黄俊伟,男,年龄五岁,昨天下午失踪……谁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在找到人后,酬谢十万元人民币。
纸张上,几十个字的寻人启事,中间还附上了一张彩色的小男孩照片。
走在前面的韦春风,一下子没注意,抬头就看不到杨浩了。
她回头看去,见杨浩正在那里,抬头看着上面的寻人启事,不禁问道:“杨浩,怎么了?你在那看什么呢?”
杨浩用手指了指,对面马路的黄氏粉店,回应道:“对面那家粉店老板家的小孩失踪了,我在看他们贴的寻人启事呢。”
杨浩看向四周时,发现周边的很多建筑上,都贴了几张寻人启事。
听到杨浩的话,韦春风愣了一下,道:“哎?怎么会?”
韦春风推车掉头,走到杨浩的身边,跟着杨浩一起,看着电线杆上的寻人启事。
她和杨浩,经常去那家黄氏粉店吃粉。有时候,他们也会碰到老板家的小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