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时间下来,除了没有实地考祭的结果外,王赫已经找到了一些适合黄土高坡地区巩固水土的草木。
比如灌木、小叶杨、沙棘,以及蒿草、菊苣等等。
而因为地形复杂的缘故,这个地方还可以分别种植不同的树木。
比如沟岸地区适合沙棘、乌柳、旱柳、杨树等乔灌混交的护岸、防护林。
坡脚地带适合旱柳、杨树、刺槐与沙棘、紫穗槐、连翘等混交用材林等等。
还有阳向沟坡配量刺槐、柠条等水土保持林;阴向沟坡种植油松、河北杨、沙棘等乔灌水保林。
阳向梁峁坡可以种上柠条、刺槐水保林或苹果、枣、山楂为主的经济林。
比较陡的坡面可以配置灌乔混交林,防沙固水。梁峁顶部就营造沙棘、柠条等灌木林或灌草混交林以防止水土流失。
反正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演模拟,王赫都感觉到了这里工作的困难程度完全超过了塞罕坝!
等到他看到了黄土高坡的地形地貌之后,就知道这里的事情不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是几个月到半年的事情了!
他有可能要在这里待一年左右,才有可能做出一个示范区,拿出一份可以上交的成绩!
郁闷之下,王赫也不得不开始考察很多地方,选取一个地点作为示范区。
经过了一阵忙碌了,王赫终于选定了安塞地区作为试点!
安塞距离安延不远,可以很好的和林业局局长林友民联系,得到更加充足的物资支持。
其次就是这里的地形地貌都比较有代表性,只要把这里搞好了,后面就可以交差了。
王赫随便地选定了一个公社,然后准备开始育苗
不过在这之前,他肯定要地方供应一些人过来,不然难道还是什么都要自己做吗?
塞罕坝没有人也就罢了,陕北可不缺人啊!于是公社书记白厂元就成了夹在中间的大忙人!十几天后,距离公社不远的育苗场初步建成。
这是白广元征调了几百人紧急修建出来的,速度着实不慢。
育苗场位于一个河沟附近,取水比较方便。
在河沟不远的山下,上百”九五七”人正在打看窑洞,准备用作育苗场工人的住宿地点。
王赫现在还没有住进来,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周围的乡村到处看看,并且寻找更多的树木草根种子。
虽然他的空间里已经有了很多,但是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陆续完成。
只有窑洞的建设比较粗糙了点,毕竟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这样的成品也好不到哪去。
为了表示对这个事情的重视,这一天林业局的局长林友民特地过来主持大会。
白广元带着十五个育苗场工人,上百人的建筑工也没有完全离开,和周围的村民们一起围观这个盛事。
一番敲锣打鼓的节自后,林友民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反正就是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负责对待。
要在王赫王专家的带领下,快速的培育出合格的树苗,然后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让青山绿水重新回到陕北!
话是说得非常好,但是王赫可以肯定,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这里面的意义所在。
黄土高坡变成这个样子用了近千年的时间,哪怕是老一辈的人也不清楚当年是什么样子了。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就是如何在这黄土高坡上生活,并没有人给他们说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
所以王赫很明显的看到了他们眼神中的迷茫,不知道林友民说的究竟有什么意义?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已经习惯了按照计划任务来做事。
上面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剩下的就不管那么多了!
于是等到林友民这个局长离开后,看热闹的众人纷纷离开,只剩下公社书记白广元带看十五个人等候王赫的指示。
这些人年纪都比较大,平均年纪至少在五十多岁左右,甚至有几个头发都白了。
王赫也知道这个时候还是困难时期,估计青少年都要去参加劳动种植粮食,不然会像前几年一样影响吃饭问题的。
能够挑出这么多人来帮忙做了前期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事情里王赫就打算慢慢来算了!
不过白广元还算是有点良心,面子也薄了一些。
看到王赫打量他们的眼神,就显得有些局促起来。
“王赫同志,你看这个……”
“白书记,这些人就交给我吧!不过今后还有很多事情要麻烦你了!”
“哪里哪里,额不懂你们怎么种树的事情,但是给你们提供一些后勤物资还是可以的。”
“好,那我先谢谢您了!”
王赫看他说的比较真诚,还以为真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可是还没过几天,王赫就发现出了问题了。
这一天王赫带着十五个育苗场的工人平整土地后,开始施放农家肥,然后准备培育树苗草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