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出征授旗 和玉遇险

作品:三国:开局十八骑救下蔡文姬|作者:小锅哥|分类:历史|更新:2023-11-01 11:20:16|字数:4384字

“诸君免礼!”

卫宁一脸肃然微微抬手。

“喏!”

八万将士起身应诺,在一阵铁甲碰撞的铿锵之声中起立,动作利落干净整齐划一。

此时,数百壮汉抡起手臂粗细的鼓槌,敲响了摆放在点将台两侧的虎皮巨鼓。

“咚!”

“咚!”

“咚!”

鼓声震天,响彻天地,就连五六里外的邺城也听得清清楚楚。

那激昂的鼓点,每一下都如同敲到了众人的心坎上,听得现场所有人热血沸腾。

在隆隆的鼓声中,在全军将士的热切目光下,一身银甲红袍的卫宁,面色威严,手按太阿剑,一步步走上点将台。

来到台上,鼓声戛然而止。

银甲熠熠生辉,红袍迎风飞舞。

卫宁高高站在台上,看着威风凛凛,英武不凡。

这一刻,他就是全军将士心目中的军魂,军胆,万分仰慕的战神。

他环视眼前数万大军,心潮澎湃,情不自禁。

“授旗!”

收回目光,卫宁从点将台的几案上拿起一面大旗喝道。

“呜——”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

张辽迈步走上点将台,从卫宁手中接过大旗,“哗啦”一声迎风展开。

大旗底色为红色,上面是星星、月亮和太阳叠加的图形。

“这是什么旗帜?”

“是呀,从来没见过?”

汉合会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日月星辰旗,又名三辰旗。”

荀绲捋着花白胡子悠然道:“日月星谓之三辰,画于旌旗,象天之明。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来代表我大汉最尊贵的标志。”

荀绲心道,卫宁不用汉旗而用三辰旗,所图甚大,其野心已昭然若揭。

荀绲说的没错,这面旗正是三辰旗。

军旗是一支军队的魂,是一支军队的脊梁,是军队荣誉的象征,因此军旗的作用就是凝聚士气,同时一支军旗也是一支军队的象征。

然而,汉军并没有自己的专属军旗。

尤其是在三十二国联军征伐乌孙的过程中,

第283章

看到罗马军团的鹰骑后,卫宁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次北征草原,他和郭嘉、张辽等人商议后,选择了三辰旗。

从卫宁手里接过旗帜后,张辽下了点将台。

很快,点将台旁的旗杆上,巨大的三辰旗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缓缓升起。

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卫宁的军队终于有了自己的旗帜。

“诸君。”

“乌桓视我大汉天威如无物,屡犯我幽冀之境。致使我大汉百姓哀鸿遍野,生灵涂炭,而鲜卑更是狼子野心,虎视眈眈。”

卫宁说着,环视眼前九万儿郎,振臂大吼:

“你们说怎么办?”

“杀!”

“杀!”

“杀!”

九万将士齐声怒吼,一时间杀气冲天,战意沸腾。

乌桓连年入寇,幽冀二州苦乌桓久已。

九万士卒中,大部分都是幽州和冀州的将士。想起乌桓烧杀抢掠,犯下的诸多恶行,一众将士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好!”

“今日,我卫宁率九万儿郎,擂鼓聚将,誓师出征。”

“让我等高举日月星辰旗,北击三千里,灭乌桓,踏破弹汗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出边境万世之太平。”

说着,卫宁双眼如电,目光如炬,“仓啷”一声拔出太阿剑,斜指苍天,爆喝一声:

“出征!”

……

乌桓柳城。

“报——”

“单于,汉军九万大军已从邺城出发,现在已经快到幽州了。”

单于府内,一名千夫长向蹋顿禀报道。

“单于,这卫宁来者不善呀!”

乌桓三王之一的楼班一脸担忧。

上次他们协助袁绍攻打卫宁,结果十万大军,最后只回来六万多,可谓损失惨重。

尽管过了半年多,他们依然没有恢复过来。

现在所有兵力加在一起都不足十万人。

更何况,据探子来报,卫宁的军队装备精良,而他们的骑兵,着甲率还不到一半。

“单于,我们不如向鲜卑求援,这次卫宁可不只是对付我们!”

大王苏仆延道。

“嗯!”

“你们放心!”

“我已经派使者向他们求援了。”

蹋顿冷笑道:“我不只向鲜卑派了使者,还向扶余派了使者,而且扶余国已经回信,他们会出兵四万协助我们。”

“哼!”

蹋顿冷哼一声,攥着拳头道,“我就不相信,集合我们三国的力量斗不过他。”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楼班问道。

众人也看向蹋顿。

“我们可以层层设卡,不断消耗他们的兵力,消磨他们的意志,等他们达到白狼山时,我们联合乌桓和扶余,给他致命一击!”

蹋顿一脸激动。

“好!”

“那我们到时就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楼班、苏仆延等人大笑着举起酒杯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开局十八骑救下蔡文姬》,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开局十八骑救下蔡文姬第283章 出征授旗 和玉遇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开局十八骑救下蔡文姬第283章 出征授旗 和玉遇险并对三国:开局十八骑救下蔡文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