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还不会再派他去无间断的打仗了吧……他本职工作也不是什么将军啊,你怎么还文武乱用呢?”。
“况且最近几年朝中出了不少武苗子,你干什么逮着他一只羊薅?”。
这回驴脸换到了朱见深身上,想了又想,他咬牙道,“……这是自然的!”。
他承认自己有点小心思,但主要原因也是朝中的确缺帅才,现在……顶上来的不少,能扛大旗的也有了。
而且,汪直的血被他差不多榨了干净,再用下去怕是前朝也不会答应。
这大概是知鸢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勉强给了他个笑脸。
之后两人便忙忙碌碌起来。
钱太后的丧礼办得很是隆重,怎么说人家也是嫡母。
周太后本人其实也上年纪了有些精力不济,但这并不妨碍人家兴冲冲凑热闹,全程观礼。
两人争斗了大半辈子,如今一人尘归尘土归土,另一人强撑着最后的体面,属于胜利者的体面。
怎么不算是……有始有终呢?
不过再繁琐的丧期也很快得以结束,宫中的素色绸缎被一一换下,宫廷再次披上了以往的鲜亮。
又两年,汪直归,授公爵位,三代降等。
大臣们虽颇有微词,但想到人家都是实打实凭军功换来的,加上皇上一副谁多嘴谁上战场的无情样,便都闭上了嘴巴。
当然,这其中最要紧的因素,是这家伙也就领了个虚衔不任实职而已,他们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睡不安稳了。
知鸢接到消息后眉眼弯弯就没下去过,当即准备出宫去参加汪直的乔迁宴,且还搜罗了满满一车的好东西,为此她在私库盘许久。
朱见深看在眼底,唇角的弧度都怎么没变化,只是依旧怪怪的,僵硬极了。
当然,除了他身边那位能缩就缩的刘信,别人都没察觉就是了。
“走吧!”。
朱见深不着痕迹扫了眼她背后的车,“好”。
知鸢一路上喋喋不休,“以后他也能经常入宫了嗷~”。
朱见深忍了又忍耐心十足,“对”。
……
后记——
诚然,成化帝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皇帝,他对内整顿军备,建立九边长城防御体系,对外严防死守,呈现出强硬的军事姿态。
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下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知人善任,精兵简政,裁汰老弱,提拔精英,改革武举,疏通经济。
他安定两广,平定荆襄,犁庭扫穴,收复河套,使流民安居乐业,工商繁荣兴旺。
如今天下大定,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他功不可没。
但,他独宠中宫,一生无子,且终殉孝鸢皇后而去,也实在令人浮想诟病。
(完)
番外。
——万贵妃。
翊坤宫中依旧富丽堂皇,奴仆成群,朱见深给了万妃能给的最好待遇。
彼时五十八岁的万贞儿又躺在了院子里的摇椅上,神情怏怏的。
她已缠绵病榻好几年了,身子骨总也不爽快,尤其近期,总有种油尽灯枯的无力感。
唯有每次听到吱呀一声响时她才会动动,目中含光朝着大门外看去,这是她后来几十年形成的习惯,或者说肌肉反应。
直到……
成化五十八年,晨起,万氏薨,彼时的朱见深正在给知鸢酿竹节酒,听闻消息后沉默良久。
下令:“追封贵妃,以皇贵妃之礼安葬吧”。
“是,皇上”。
——汪直。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被再次启动,汪直捏着块指南针,带着一船的换装军们,航海去了。
每一次回来的时候几乎都是满载许多新奇玩意儿,一批送往乾清宫,为国效力,另一批送往坤宁宫,为她一展欢颜。
朱见深是个爱搞科技的,专门设立了个研究所,二人里应外合,让大明朝的红衣大炮领先外界百来年。
成化五十年,汪直三下太平洋,他目光淡淡的看着海平面平静的波纹,上边铺满了一层薄薄橘色,莫名就暖暖的。
最爱自由的她离不开宫廷。
那便由最想留在她身边的自己,代她世纪环游。
喜欢综影视之炮灰不炮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综影视之炮灰不炮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