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栋梁是南方人,很是好奇北方的风土人情。
他生存在南方的宗族家庭,几乎不太了解北方屯子里的亲戚邻里之间的相处,对村民们的大方很是不解。
于是追问道:“他们都不排外的吗?收购站收购外地人的东西多了的话,那收购他们本地人的东西不就少了吗?这中间不会有利益冲突吗?大家伙对你们怎么这么热情呢?”
旁边的大哥是个地道的东北大汉,他身材高大,笑容爽朗。
对许栋梁解释道:“孩子,一看你就不是咱们本地人,咱东北人心里哪有那些些弯弯绕绕,大家都是直肠子,根本不会想那么多,人家收购点是李老二开的,人家可不带差咱们这点小钱的,人家生意做得可大着呢,就说这买卖都做到国外去了,那小高丽棒子小日本子都被他弄明白了,货都卖到海外去了,挣得都是外汇,不差俺们这点小钱了,人家早就放话了,开市了就收货,只要品质没问题就收,而且当天给结账,从不拖欠,大家伙都能把东西卖出去,谁能因为这个跟我们置气啊!”
旁边的中年妇女一直在听他们二人精讲话,这会儿也插嘴道:“小伙子,你是外乡人,你不知道,为啥大家伙宁可死沉的,都得往这么远地方背,非要到这里来卖呢,就是因为他家给的价格合理,咱们东升镇上能没有收购点吗,我们咋不去那儿卖呢,那还不是因为这里给的价格高,得比那边高出来两倍左右吧!这个李老二从来不坑人,不差我们这点小钱,人家要挣得是外面小日本鬼子的钱呢!”
东北大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女人的观点,生怕许栋梁不相信,他在旁边追加道:“就是就是,再说了,你看看人家这家庭,能是差钱的人吗,这棚子连着的房间是人家装野菜的大仓库,旁边连着的房子是人家开的食品厂,据说食品厂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卖到整个东三省了,连津市那边都有人采购,可出名了,人家还有个养鸡场,可大了,就是不差钱!”
许栋梁顺着大哥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抬头发现原来已经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抬眼一看,看到的就是这个临时搭建的小棚子。
棚子里靠边零散摆着几把凳子,看起来做工还不错,中间有一个小圆桌,上面摆着还未下完的围棋,旁边有人在围观,有几个老头正在摆弄着大秤,研究上面挂着的榛蘑多沉。
众人都被这幅热闹景象吸引,在旁边围观,许栋梁只看了两眼就错开了目光,开始看向周边的环境。
这个小棚子看起来虽然不大,可是摆设却挺挺整齐,里面干干净净,棚子后面有个小门,连着两间比较大的房子。
透过房子上面的大玻璃窗,许栋梁看到里面摆的整整齐齐的晒台和袋子,里面散开的野菜看起来颇为壮观。
房间里面有大概八九个人在忙碌,可能在整理和分类处理野菜吧,房间里始终一副忙忙碌碌的景象,隔着玻璃都能看出来他们的忙碌。
而和这两个房间连着的一大排连栋房子,估计那个就是旁边大哥说的食品厂了。
再往后山一望,许栋梁被那一排长长的铁丝网墙隔开了视线,原来那个就是这个大哥说到养鸡场了。
喜欢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