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董嫂子也赶紧附和道:“就是,是得好好干,这钱指定不少赚,这不春耕马上完事儿了吗,等过了这一阵,后山的野菜啥的就都长起来啦,你们趁着休息,就跟俺们大部队上山去采野菜呗,那山上有牛毛广,还有猴腿啥的,还有蘑菇之类的山珍,山上那些东西海了去了,到时候老李家有收购点,他们给的野菜价格收购价格老高了,比外边儿给的高多了,春天要想挣钱可容易,一点都不费劲,咱就上山采菜,一春天挣到的钱不比种地挣得少多少,你们年轻的小伙子啊,只要干活不惜力,那日子是指定能过好,到时候给俺们这儿盖间房子,再把一家老小都接过来,这小日子得多滋润,你们说是不是啊!”
这些生财之道大家伙一点儿都没吝啬,开口就开始教大家这挣钱的门道。
张宏森几人也十分感动,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屯子,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挣钱门道,这倒是跟别的屯子不太一样了。
在张宏森看来,无论是通水镇还是旁边的东升镇,他都没少待,可是没有一个镇子能给大家伙提供这么多的赚钱渠道。
两个镇子都偏小,就业机会很少,想找临时工的工作都很少,更何况这种收购的生意。
镇上确实是有收购点,可他们只收干菜,要求还颇为苛刻,给出的价格也很低廉,压了又压。
有的人嫌辛辛苦苦上山采摘到了野菜,还需要回家辛苦炮制成干菜,可送到和收购站后根本卖不上价格,挣的那点儿钱都不够费劲了,久而久之就没人乐意去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更没人乐意去采摘野菜了,也没人乐意往收购站送,所以镇上的收购站一直半死不活的像是要倒闭了似的。
他们也没想到在这么个小小的闭塞的屯子里居然还有一个这么大型的收购站,一到春天居然不限量的收购周边农民们卖的野菜。
经过详细的打听后,张宏森算是彻底服气了,对刚才见到的李建军两口子那是无比地佩服,没想到这小两口这么年轻,居然这么有见识有头脑,知道如何发展。
他们不仅干了那么大的一个养鸡场,还真有这么大规模的食品厂,居然还做这种季节性的收购生意,张宏森此刻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在食品厂做出一番事业来,不让别人小瞧。
他也想给自己家人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出来打工,挣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张宏森也想挣到钱,于是一直给自己鼓劲儿,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偷懒,争取做出一番事业来,也让当初解雇自己的雪糕厂老板看看,自己离开了那也能混的好!
喜欢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