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三哥

作品: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作者:我是贝小塔|分类:现言|更新:2023-10-18 10:30:59|字数:4390字

第二天醒来,李建军还没醒,赵艳看着他熟睡的脸,忍不住看了又看。

李建军睁开眼睛就看到媳妇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忍不住乐了,“媳妇,看的咋样,精神不精神?”

赵艳笑,“精神,你不是精神小伙吗,我就喜欢你的美貌。”

本来想口嗨一下,结果反被媳妇调戏了,还说喜欢自己,李建军的黑脸慢慢变红了。

刚起来就看见炕头摆的整整齐齐的毛衣,李建军看向媳妇:“你熬到几点才织完呐!”

赵艳催他试试,嘴上敷衍,没几点,挺早的,你快试试合不合身。

李建军套身上就上柜子前照镜子去了,还前后的看。

转了一圈,嘴里直说:“合身,你看我穿着正好,真暖和,这个颜色也好看。”

赵艳嗔怪的看了他一眼,“啥正好,身上够用了,这袖子就有点短了,你脱下来吧,袖子明天我再给你织几圈。”

李建军照着镜子又看了几圈,才依依不舍地脱下来这件毛衣。

顺势搂住了媳妇,“你对我真好媳妇,天快凉了,咱过几天上镇上给你买一件羊毛衫吧。”

赵艳随口答应,两口子一块黏糊了一会,才去做饭。

时间过的飞快,秋风乍起,路边的树叶都开始发黄了。

赵艳最近开始织毛裤了,前两天刚把李建军毛衣的袖口拆了,重新织了几圈,这回他穿着正好了。

这不紧跟着又开始织毛裤了嘛,入秋之后天气渐渐就凉了吧,马上就能穿了。

最近赵艳一直保持着写作,织毛裤、做饭的频率,生活比较规律。

正研究该不该加个麻花劲呢,就看见 李建军兴冲冲的进屋了,眉开眼笑地说:“媳妇鸡圈整完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活后山盖鸡圈的事儿。

本来就可以简单点,买几个铁笼子直接让鸡住进去就可以。

但是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这个时候严寒,冬天下大雪,甚至有的时候雪都没到膝盖了。

寒冷的天气,鸡也不爱下蛋,更容易冻死,所以只能盖厚实一点的鸡棚,让鸡保暖。

最近他除了上地里看看,忙点地里的活,就是去后山盖鸡棚。

老李头和李建国有时候也去看看,帮帮忙。

为了保暖,李建军采取了大棚式的鸡棚。

这种是比较简易的,成本也低,四边用打好的土坯垒高,中间用竹坯和木头作为横梁支架,铺上塑料布等防水布,垒成那种瓦房式的尖顶,这样再铺上小青瓦就可以防水了。

这小青瓦可不便宜,是李建军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自家房顶上就是这种,现在为了自家的养殖业只好咬咬牙买了。

说实话,这种房子甚至比村里一些人家的房子都要好。

虽然是土坯房,和砖房没得比,但至少是新盖的,保暖还不漏雨。

为了保暖,李建军还在墙边做了一溜火墙,天气太冷的时候,能烧点柴火保暖,就是做这个才这么费劲,盖了这么多天才完事。

赵艳放下毛线,起身投了个毛巾递给他,“你看你,脸上还有灰呢,好好擦擦。”

看他擦完脸才问:“这么快,才几天就盖完了!”

李建军高兴,坐在炕上说:“前两天就完事了,就是盖火墙费点事,之前咋试都冒烟,改了几次烟道,才好。”

赵艳想到个烦心事,问:“我看你建的鸡棚在那边坡脚下,从咱家走到那也得四五分钟,得有三百米左右,离后边两趟杆住的人挺近,离咱家不算近,等真养起了鸡,没人看着行吗?”

赵艳家在西边,承包的山坡从后院就能过去,当时承包村部为了他们管理方便,直接把山坡到他家后院的十五米左右缓坡一起划过来了。

为这,两口子后来又去村部补签了合同,多交了四千块钱才完事。

前段时间在后山圈围栏才干了不到两天就完事了,除了帮忙的人多,还有一个原因是只圈了三面,剩下一面连上了自家的后院,就没全圈,省事了。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李建军早就想好了。

“之前我和爸说过这事,想雇个人到时候帮咱们看山,爸给推荐了一个人。”

李建军喝了一口水,和媳妇卖起了关子。

听得赵艳直着急,“爸说让谁来呀?”

看媳妇着急了,李建军笑着说:“后院咱三哥,领着儿子过得那个。”

赵艳恍然大悟。

要说起这个三哥,这可真是个苦命的人。

三哥不是李建军的亲哥,是老李头亲哥的孩子。

老李头哥两个,这在当时鼓励生育的年代是很少的。

当时鼓励生育,政府禁止非法打胎,限定绝育手术和人工流产的条件,效仿我们的邻国北极熊,给多生的妇女以“光荣母亲”、“英雄母亲”的称谓。

生五个孩子是光荣母亲,生十个是英雄母亲,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基本家家都是五六个孩子,甚至有的家得有七八个孩子。

老李头的母亲就生了两个孩子,老李头是老二,生完李老头没几年就因病撒手人寰了,李父也没再续娶,自己把俩孩子拉扯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方便以后阅读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第46章 三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第46章 三哥并对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