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李头的话说就是“晚上也不干活,吃那么饱干啥,糊弄糊弄肚子睡着了就不知道饿了。”连炒菜放的油都不多放,电视看的时间都不肯太长,怕费电。
节约到了“抠”的地步,这是时代赋予他的痕迹,不是他的主观意愿,只是生活对他的给予。
这个年代农村普遍存粮,这就是时代的印记。
农民被饿怕了,不像21世纪的家庭,不愁吃喝,缺的随时能去超市购买,小姑娘们天天嚷嚷减肥,那首歌唱的“拜拜甜甜圈,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这在现在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这个年代东北农村条件说不上太好,吃肉的机会都有数,但是至少饿不着肚子了。
老李头做木匠活,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是有五个孩子,儿子一个姑娘,这可是挺大的压力。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靠种地和做木匠活老李头养大了五个孩子,其实老两口生养了八个孩子,最终只长大了五个,那三个都是饿没得病没的。
老两口也挺勤俭节制的,有钱也舍不得花。
毕竟得攒钱给儿子盖房子,说媳妇,老两口还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对这个唯一的小女儿李兰也挺重视的,孩子想上学就一直供着,哪能拿出这些钱供养孩子到两口确实是挺节约,小时候。
李建军是老二,几个孩子的年龄差的都不大,那个年代都是孩子散养,满山遍野的跑,天天出去玩造的灰头土脸的回家还得挨揍。
稍大一些就得帮家里干活了,烧火打柴上地干农活,李建军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精细照顾。
家庭不是很富裕,也没吃过太多好吃的东西,毕竟一年吃肉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岁数不大他就去当兵了,一直在部队吃大锅饭,80年代的部队,在勒紧腰带过苦日子的倡导下,每天的伙食费不是很高,饮食保障品种单一,白菜、萝卜、土豆依然唱主角,主食多为用小米面、玉米面蒸出来的窝窝。
为保证“每人每天1.5斤蔬菜、1两肉、1两禽鱼蛋、1两豆制品、1两动植物油”的食物定量,有些连队大力开展农副生产,炊事班开始养猪,养鸭,种菜,补充连队伙食。
李建军退伍后跟着家里吃饭,也没啥太大感觉,许英基本都是炖菜,放的油也不多,可他还是吃的香,完全不挑食。
自从娶了媳妇,李建军才知道啥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孩子的事不愁,现在享受到了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女人的滋味他算是体会到了,真是柔情似水,搁千金都不换,更别说自己媳妇这么优秀了!
你说啥?就这知道疼人,会做好吃的,还会写稿子赚钱,刚走两天就撵过来离不开自己,又有文化长得贼漂亮的媳妇还不够优秀?
李建军骄傲了。
喜欢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