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王莽重掌大权,刘邦气得心塞

作品: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作者:张石坚|分类:历史|更新:2024-03-06 02:10:13|字数:12090字

刘据的话倒也并不是没有依据。

东汉王朝,不就出了一群没到三十就暴毙的小皇帝么?

汉武帝闻言,表情稍微平静了一点,点头道:

“朕当然知道未必是王莽下手的,但即便不是王莽下手毒害的刘欣,刘欣亲近的这些人也太过愚蠢!”

“王莽可是被闲置了七八年的时间,就算他能出其不意拿到传国玉玺,长安城之中的军队也不应该这么容易就被王莽控制!”

“南军和北军,应该都是刘欣的心腹掌控,王莽和刘欣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掌控南北两军的将领竟然将军权拱手相让,不是愚蠢是什么?”

“能任用这样的将军,足见刘欣本身就是个庸才,毫无识人之明!”

刘据闻言,这才明白过来。

汉武帝生气的点,并不在于刘欣死没死。

而是在于,刘欣死后,他的心腹们竟然完全没有做出任何像样的抵抗,就被远离权力中枢多年的王莽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大局。

汉武帝看着刘据,冷冷道:

“据儿,你要记住了。”

“有些人,用的是他的忠诚。”

“但有些人,必须要用他的才能!”

“但凡南北两军的将领之中,出一个有脑子的人,王莽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绝地翻盘!”

“呵呵,等着看吧,接下来应该就是王莽对刘欣一派的大清洗了。”

“看来啊,王莽的败家子之名,很快就要应验喽!”

刘据听着汉武帝的话,心中感觉有些不太对。

王莽败家子的名声要应验,父皇为何不高兴?

马上,这位大汉太子就回过神来。

败家的前提,是当家!

这岂不是意味着,王莽很快就要……

刘据想到这里,表情顿时变得无比凝重。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王莽第二次获得了大司马的权力之后,他立刻就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但吸取了第一次担任大司马时候的教训,这一次王莽事先做足了准备。】

画面中,王莽从马车里走下,面前是一座宅子。

【孔府】。

孔府正门大开,一名老者带着几名子孙,在大门处迎接。

“老朽孔光,见过大司马。”

王莽露出笑容,立刻上前搀扶起弯腰行礼的孔光。

“先生大礼,巨君如何消受得了?先生实在是太客气了!”

“再说了,先生也是大汉的大司徒,和巨君同样位列三公,何必做这种下官知礼?”

很快,两人在大堂中分宾主落座。

王莽闲聊几句,目光扫了一眼在场的某人,笑道:

“先生,令婿甄邯这些年来一直跟随本侯,本侯觉得以他的能力足以出任九卿,将来三公也不在话下。”

“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孔光闻言,眉头顿时舒展不少,笑道:

“唉,不瞒大司马说,老夫几个子侄都不中用,倒是这个女婿还勉强算个人才。”

王莽正色道: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您是孔圣人的后裔,儒家无数士子的领袖,巨君在您面前也只不过是个后生罢了。”

“若是先生不弃,巨君可以向朝廷推举先生的子侄出仕。”

“别的不敢说,将来这种府邸的大门上,怎么也得挂一个侯府的牌匾才是。”

在场的孔氏子孙们闻言,一个个都变得激动起来,脸庞通红。

孔光眉头完全舒展开来,哈哈大笑:

“老夫早就听说先生是在世圣人,如此看来,此言的确不虚!”

“听说最近朝中有些宵小之徒,向太皇太后进献谗言,对大司马多有诋毁。”

“老夫不才,在朝中也有些门生,等会就联络一下他们,一起和老夫上一上奏章,定要杀一杀这股不正之风!”

王莽闻言大为感动,不由感慨道:

“纵观天下,唯有孔先生知巨君也!”

“巨君觉得,也不需要先生的子侄了,过段时间,先生当为大汉君候!”

【孔光乃是儒家开创者孔子的后裔,儒家当代大儒,同时还是三公中的大司徒,真正的三朝老臣。】

【在得到了孔光的支持后,王莽在朝中的地位彻底稳固。】

画面一转,王莽和孔光联袂来到了后宫,拜见王政君。

王政君看到孔光,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大司徒,好久不见了。”

孔光忙道:

“老臣忙于政事,这些年很少入宫拜见太皇太后,今日特地前来请罪。”

王政君摆了摆手,笑道:

“忙于大汉的事就是最好的,老妇怎么可能苛责大司徒呢?请坐吧。”

几人客套一番,随后落座。

王莽正色道:

“太皇太后,臣和孔大人今日前来,乃是关于朝中人事。”

“王立此人反复无常,投靠董贤等奸贼,实乃乱党。”

“还请太后允许,免去王立所有职务,命其归家养老。”

王政君闻言,表情不由一变。

王立是王莽的堂弟,同样也是王政君的侄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方便以后阅读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第406章 王莽重掌大权,刘邦气得心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第406章 王莽重掌大权,刘邦气得心塞并对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