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机型驾驶舱采用两人制,客机为单通道客舱,经济舱每排5座,采用3+2布局。客舱宽度为123.7英寸(3.14米),比庞巴迪CRJ700、900和巴西ERJ170、190宽敞15英寸至25英寸。
在支线飞机中,客舱算是最宽敞的飞机之一。
这架百座级产品,适用于中、短航程、双涡扇发动机支线客机。
其中采用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的基本布局。
设计中采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与机翼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高效的增升装置使之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超临界机翼的应用,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
所选装的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
为了赶时间,第一批产品,排除国内技术成熟部分自己制造,无论是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只要自己技术不完善,都在全球范围内采购。
当然,周瑜也是采取两条腿走路,原来的大项目不会放弃,需要继续完善。
首先,此次项目要解决设计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的不兼容,这方面周瑜已经着手解决。
从此之后,制造基地彻底放弃老毛子1953年规范,而是与世界接轨。
为此,周瑜会让原有的设计人员参与库博所提供的的图纸讨论和审核,熟悉西方标准。
嗯,差不多就是拿这款产品练手。
让原来的设计院尽管熟悉欧美标准,为下一步新产品设计创造条件。
在别人眼里,周瑜接手一个下马项目似乎不划算。
但他不会这么想,原来的项目里最珍贵的莫过于这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员工。
你若让周瑜白手起家,从培养产业工人开始,搞这类顶尖技术的产业链,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靠金钱堆起来的。
现在不一样,大项目运行十年,底蕴摆在那儿。
哪怕开始阶段实行全球采购一些产品,在运行中慢慢补齐短板,早晚有一天会营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大项目。
有难度不可怕,关键是有恒心去做。
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当然,说句话很简单,实际干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麦道等企业,他们会眼睁睁看着你实现目标吗?
明里暗里肯定下黑手。
这也是他愿意跟杰克逊胡扯的原因。
至于对手心中如何想,周瑜不清楚,反正尽了力,剩下的听天由命吧。
哪怕给自己争取三五年时间也好。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知道历史走向,太平洋两岸之间将走向蜜月期。
未来几年在夹缝中生存的他,将获得一个珍贵的时间窗口。
或许哪一天对手醒悟了,可惜已经晚了,项目早已经完善,对手想下绊子也没有好办法。
想想看,一架飞机一亿美元,这个市场有多大?
当然,周瑜没有想独霸市场的野心,能分食一部分就很满足了。
他的主要目的是不希望如历史那般让西方独食。
截胡,至少截胡一部分,不让西方资本太舒服。
除此之外,他在安排采购项目中,要求尽量避开北美市场,转而把目标放在欧洲。
宁可把利益给欧洲,也不想给米佬。
要分清谁是主要敌人,尽管欧洲也不咋样,只是相比较而言。
谈判结束之后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立刻进入实施阶段。
在生产新产品之前,要新建一座新的装配线。
工程队已经陆续进场,土建工程要在年底基本完成,争取明年春上马项目。
不错,这个工程任务有点艰巨,时间太短了。
在江口这里,这根本不是问题,人海战术行不行?
基建狂魔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场地平整之后,抄平放线,打桩机进场,那边预制件已经开始制作,等到这边基础工程结束,预制构件进场安装,大半工程差不多完成了。
至于原来的装配线,需要更新一些设备,淘汰老旧设备,将来还是要用的。
别人干不了的事情,换周瑜就不一样了。
周瑜豪气万丈,他要用钱砸出一个大项目。
在离开江口之前,周瑜与厂方个别负责人、项目副总设计师程不时、项目设计组组长的熊焰等主要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人物进行一次谈话。
“诸位,从现在开始大项目承办主体已经更换,工商登记将变更为东方制造公司,想必诸位都知道了。”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没有一个人发声。
他们脸上的表情显得很沉重、甚至有点愤怒和不甘。
是啊,很难用文字表达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在这个项目上,他们倾注了太多心血!
特么,竟然被一个私营企业夺走了。
这年月对私企的印象并不那么好,所谓奸商正是指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