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江口这边也没有指望能多争取多少利益。
毕竟周瑜已经很慷慨了,总价款从五个亿变成十个亿,你还能怎样?
如果周瑜坚持十个亿,朱先生也不想争执,签十个亿元也是赚大发了。
谁知这位更慷慨,不是十个亿,是二十亿。
周瑜是不在意这点小钱,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年代,钱真的很值钱,实实在在的硬货币。
大项目总投入五个多亿,看上去不多,那也要分什么时候,七八十年代绝对不是小钱。
放在后市,这么大的项目砸进去几十亿根本看不出水花。
在周瑜看来,这个时期的货币,明显压低了其真实价值。
所以,周瑜不想让江口市吃亏。
而且多出一点钱,也好堵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嘴巴。
这类事情不仅要考虑到当下,也要考虑到未来,或许谈判双方都没有私心,但是,外界并不知情,尤其是遇到别有用心之人添油加醋,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谈判纪要都是存档的,上面可是清晰记录。
五个亿的大项目,谈成了十个亿,都翻番了呀。
好吧,有人提出增加一两个亿。
一方准备出十个亿,另一方谈判组要十二亿,人家周瑜直接给二十亿。
这已经不是谈判的问题了,属于直接送钱的问题。
即便将来有人想非议,似乎也找不到漏洞。
堵别人嘴巴也不用翻番呀?
没办法,有钱就是任性,周瑜压根就不在意这点钱。
其实,出现这种结局压根就不是老朱预料到的结果。
站在老朱的立场,当初投入五个亿,要价也就围绕着这个数字稍稍波动。
毕竟项目属于自己这边进行不下去了,破产一方难道还想赚大钱不成?
他所面临的难题不是钱多少,而是解决大批人失业问题,很棘手的事情。
毕竟靠贷款发薪水不是长久之计,坚持不了多久。
哪里想到谈着谈着谈到了二十亿,超出预想实在太多了。
这年月一个职工月薪也不过几十元钱,这笔钱要养活多少人?
十个亿,真的能干很多事情。
老朱感觉自己被砸晕了,原本以为多弄个一个亿也就很满意了,谁想到凭空多出十个亿,你说能不激动嘛。
即便老朱也是见过大钱的人,也吃惊于周瑜的慷慨。
喔靠,从一开始感觉能把投进去的五个亿拿回来就不错了。
这位拿钱不当钱,随口就说十个亿。
好吧,十个亿,不要白不要。
转眼间,又变了,变成了二十个亿。
我勒个去了,朱先生心里有点不真实之感,天上真的掉馅饼?
呃,也不是呀,人家不是说了嘛,支持自己的工作。
江口发展急需资金,人家这是慷慨解囊支援江口。
“咳咳,感谢的话不多说了,我现在的处境就这样,你拿出钱来,我绝不会往外推。不是我贪财,属于不得已的事情。以后周总与江口就是一家人了,我也就不见外了。”
朱先生说的是实话,真的缺钱。
既然周瑜说出来,他就没有往外推的理由。
就这么简单,双方皆大欢喜,三下五除二把事情定下来了。
接下来修改一下文本,双方签字,协议正式生效。
不是周瑜拿钱不当钱,更不是傻乎乎的往外丢钱,周瑜心里门清,眼前这位可是大能。
此时拿出点钱支持一下,正当其时。
不错,人家做出成绩来了,能忘记周瑜吗?
钱算什么,在周瑜这里十亿八亿的真不是个事儿。
再说了,二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周瑜说的多好听,挣钱是为了国家建设。
怎么着也要言符其实吧。
当然,周瑜慷慨,江口这边也不会亏待他,未来江口肯定会为其大开绿灯。
周瑜也算是开通的人,多花点钱不算什么,双方关系融洽比什么都好。
大项目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面走一些程序,以后就是周瑜自己的事情了。
“周总,有个事儿要跟你说一下。”
大事办完了,轻松时刻谈点别的事情。
“朱先生,你说。”
“那个麦道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听说大项目转手了,来找我打听卖与谁家。说的很好听,想让你替他们加工部件。对这一问题,以前他们也与我们谈过,希望双方合作。在你之前,江口市的确考虑过这一问题,双方也接触过,谈判过。但是,你来了之后,这事儿也就放下了。”
麦道干的那些勾当,周瑜当然很清楚,历史上确实有这回事儿。
如果周瑜不来的话,过几年他们与江口确实有合作。
“麦道想要与我见面,主动送生意上门呀......”
买到打的什么主意,周瑜能不清楚吗?
后世一些细节都被扒拉出来了。
周瑜冷笑不已:“嘿嘿,雕虫小技耳。”
朱先生不明白周瑜为何冷笑,看着架势似乎对这事儿很不感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