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周瑜想的多一点真不是坏事。
置地集团在易通地产股票上惨败,损失惨重,确实对怡和系带来很大影响。
去年香江资本市场这场股权争夺战,令凯瑟克家族震怒,直接导致了怡和系高层动荡,怡和系走马换将重整旗鼓。
如今怡和系刚刚换了掌门人,新上任的大班凯瑟克却在发愁。
怡和控股是置地集团大股东,怡和的年报要将置地集团纳入合并报表。
原本预计85年置地集团业绩还不错,谁知第四季度竟然亏了近六个亿,以至于抹平了全年利润不说,还略微亏损。
我勒个去了,简直糟糕透顶!
置地集团亏损,必然连累怡和85年的业绩,简直是给凯瑟克一个下马威嘛。
至于置地集团为什么亏损,凯瑟克当然清楚。
置地集团想要吞并上市公司易通地产,耗费了巨额资金竟然一无所得,他对于前任大班一肚子怨言。
怡和洋行是香江最早、资格最老的公司,竟然败给了初出茅庐的新手,何至于此!
真是丢尽了大英帝国的脸面。
看看对手是谁,一个刚从大陆来的年轻人,还有一个是刚从校门走出来的女娃,一门寡妇和一个小女孩。
我勒个去了,说出去都让人脸红。
对于这场惨败,怡和系心有不甘。
对于直接责任人韦德肯定要追究责任,前任大班继续留任是不可能的。
怡和洋行是19世纪香江四大洋行之一,是实力最为雄厚的英资财团,一直由凯瑟克家族控制,怡和旗下的香江置地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地产商。
这些年,当地华商发展也很快,羽翼逐渐丰满,英资企业一家独大已经成为过去。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
怡和专门打造了“连环船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
以此,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当年香江有个大时代电影,题材中就有一个所谓八股连环,或许那个题材就是怡和系原型,只不过数量增加了而已。
其实,过几年怡和系已经不止怡和、置地连环,而是数家上市公司互控,形成一个更大的连环。
这不仅让人想起了赤壁之战,曹操的连环船不也被周瑜、诸葛亮一把火烧了嘛。
或许西门.凯瑟克不太了解中国历史,不知道三国这个典故。
连环船遇到周瑜,这是宿命,不倒霉也要倒霉。
不错,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
倘若对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
如此以来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这些年香江华资企业对怡和系虎视眈眈,这才是凯瑟克的心病,不得不小心应对。
从远的说,80年包玉刚收购置地集团旗下的九龙仓,近的说,去年易通地产这场股权大战,都是活生生例子。
阴沟里翻船的事情不是不会发生,而是非常有可能。
虽然当初怡和主席纽璧坚为防犯华资财团觊觎,想出透过怡和与置地互控,扞卫公司控股权,但随着1983年香江地产因**问题的地产崩溃,怡和、置地互相控股反成怡置系负累。
1984年1月,置地以每股12.3港元配售股怡和股票,套现巨量现金,使置地持有怡和股权从42.6%减至25.3%。
同时,怡和亦将对置地的持股量从30%减至25%。
不得不说怡和系的防范是必要的,而且很及时。
这也为将来避免重蹈九龙仓覆辙,打下了坚实基础。
原来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华商收购置地集团的经历,1988年4月初,李半城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
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以李半城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集团,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玉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几为董事的议案。
华资新财团已经捏有一张王牌,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凯瑟克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
88年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精明的李半城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
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素有耐心的李半城不得不先出一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半城、郑玉藤、李兆几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
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