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情动

作品:守活寡三年,惨死后重生侯府女配|作者:若葭|分类:古言|更新:2023-10-02 01:24:52|字数:4376字

赵煦之却不敢苟同:“郡主和姜姑娘都是头一次进宫,能与那嬷嬷生出什么过节,况且那妇人又是太妃宫中的人......”

他的话还未讲完,刘太妃便颤颤巍巍地来了:“官家,官家......”

头上的珠环也摘了个干净,像是来请罪的。

她刚踏入殿内,就作势要跪在地上,好在旁边的嬷嬷眼疾手快扶住了:“太妃,这可使不得啊。”

皇帝倚在龙椅上,饶有兴致地看着。

看来又要有好戏上演了。

刘太妃哭得凄惨,脸上的沟壑愈加深了。

“雍王说得对,这李嬷嬷确实是哀家宫里的人,平日里望着是个老实勤恳的人,哪能想到心思竟如此歹毒?”

“是哀家管教不严,请管家责罚......”

说着说着,她又要往地上跪,太后叹息一声,维护道:“哪能是你的错?”

太后起身向前,搀住她的手臂。

“你都什么年纪了,宫中人犯了错自是千刀万剐死不足惜的,你犯不着往自个儿的身上揽。”

太后手上微微用力,言语也极有引导性:“你再回忆回忆,今日在除夕宴上可有什么不寻常之处,这李嬷嬷可认得那姜家姑娘?”

这刘太妃也是个人精,闻言眨巴眨巴了眼睛。

心里立刻有了对策。

“姐姐提醒的是,哀家倒是想起了一桩事。”

太妃揩了揩泪水,垂着头回忆道:“前些年,李嬷嬷出宫办事,哀家特意恩准她回家探亲,回宫后她便心绪不宁,接连摔碎了几个先帝赏赐的琉璃盏子。”

“哀家年纪大了,身边堪用之人少之又少,也不愿因此责罚她。”

“在哀家的再三追问下,李嬷嬷才道明了缘由,说是许久不归家,探亲时才知自己那在安远侯府当差的侄女儿出了事......”

赵煦之听不下去了,打断道:“这与宫中落水一事有何关联?”

若放任她没完没了地说下去,只怕黑的也能描成白的。

皇帝抬了抬手:“请太妃继续说下去......”

又是安远侯府,当真有点意思了。

刘太妃谢过官家后,继续道:“当时侯府嫡长子之妻,是姜家大姑娘姜昙,她性格傲慢无礼,待府中下人更是严苛无情。”

“李嬷嬷的侄女,只因容貌出众,便遭当家主母嫉恨,百般羞辱。”

“好端端的一个姑娘,不堪其辱,吞金自尽了。”

“李嬷嬷闻言很是伤心,找上安远侯府想讨个说法,因这层官婢的身份,才见到了侯府主母,可两句话还没说上,便被随意打发走了。”

刘太妃转身望向殿外的尸身,眸底幽暗:“此事成了她的心结,谁承想,今日除夕宴上冤家路窄,她竟再次看到了那女人的身影。”

赵煦之听到这,便知道她打得是什么主意了。

顾念其长辈的身份,始终攥着拳头,忍得辛苦极了。

皇后听得云里雾里,问道:“太妃不是在说笑吧,除夕宴的名册本宫是把过眼的,安远侯府嫡妻过世已久。”

“是不是那嬷嬷故意危言耸听,编造一些谎言?”

刘太妃拧着眉,受了冤屈的样子:“哀家何故要替她隐瞒,只是将事情原委道明。”

她毕竟是先帝的妃子,又以贤德着称。

皇后也不想落得个不孝的骂名,只能任由她说完。

“反正宴席上,李嬷嬷告诉哀家,那姜家二姑娘姜叆与当年侯府主母长得一模一样,她这辈子是不可能忘掉那张脸的。”

刘太妃指尖掐得发白。

“冤冤相报何时了,若早知道她起了这样的心思,哀家定是不敢隐瞒的。”

皇后神色一变,悄悄地觑了雍王一眼。

她顾及着王爷的面子,忙把话题岔开:“嬷嬷,郡主她们醒了没有?”

太后却执意要将此事说清楚:“罪魁祸首已经死了,两位姑娘已都安然无恙。依哀家说,此事也算了结了,真要往大了闹皇家的颜面也是不好看的。”

“现在更为要紧的是,桓儿想娶的人......”

太后顿了顿,将身子背了过去:“雍王选妃,关乎王室血脉,那姜叆的身份着实可疑,是不是该派皇城司的人前去查一查?”

“不妥。”

赵煦之剑眉紧拧,回绝得干脆。

他知道阿若的身份隐藏了太多的秘密,经不起查,也不能查。

太后早就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笑着道:“这天下的好姑娘还多得是,那宋太尉家中的嫡长女还待字闺中......”

“皇祖母。”

赵煦之努力克制着愤怒的情绪,不想在殿前失了仪态:“宋姑娘样样都好,可并不是孙儿心......想娶之人。”

他差点忘了。

生在帝王家,他本就没资格对任何人心动。

“心仪”这个词,分量太重了。

在官家面前说出口,反而会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果然,一直不曾开腔的皇帝蹙紧了眉心,打量着雍王道:“朕也觉得宋家女更好,你不妨再考虑考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守活寡三年,惨死后重生侯府女配》,方便以后阅读守活寡三年,惨死后重生侯府女配第177章 情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守活寡三年,惨死后重生侯府女配第177章 情动并对守活寡三年,惨死后重生侯府女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