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山下·杨家

作品: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作者:晓妆初成|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0 11:26:48|字数:4256字

张大眼鼻涕眼泪涌出,扭动着身躯哭嚎:“王大雷啊,我可不想当白眼狼,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给我姥姥尽孝,不让她骂我白眼狼,呜呜呜呜呜!”

李红岩的嘴巴肿了,呜噜呜噜说着话,“我倒是期待被叶队长救了,他们不会扔下我们不管的,放心吧!”

“这节骨眼了,你就别盼着他们了!”

张大眼满脸的失望与难过,斥责着李红岩!

……

再说十万大山外,

现在正是六月份。

空中小燕子翻飞呢喃,带着稚嫩的雏燕,歪斜的学习飞翔。

树上早已经过了花褪残红的时候,接踵而来的是迎接小麦的收割。

地里的人们,在金黄的麦田里,弯腰拔麦子,一捆一捆的麦个子,拦腰捆好,扔在了牛车上。

一车一车,老牛也卖力拉着,朝着小队的麦场而去。

麦场很宽大,以防泥土会随风扬尘,社员们早就提前一周用碌碡反复压实了地面好多遍。

生产队的麦场空旷无比,四周堆满了麦个子。

麦个子——就是把小麦连根拔起后,再选出一撮撂放在地,拦腰捆紧一抱麦子后,那就是个麦捆,方便搬运,这也就是麦个子。

在麦场的把角,一群人有说有笑。

每个地头,都撂放着一个大桶,那里面是水,杨爱党往水桶里,小心翼翼放着红色的仁丹。

当时的仁丹,是红色的颗粒,就像红花椒粒大小,扔进桶里,仁丹很快就化掉,可谓是清凉解暑。

在大家过麦秋时,生产队还会发给社员清凉油。

就是很小的铁盒,里面的清凉油都抠出来、也就一大颗花生米大小,但是大家都用的小心翼翼,一盒清凉油,基本能用好久。

再说糖精。

1976年,白糖紧俏,一般人吃不起,所以,为了让社员鼓足干劲过好麦秋,那水桶里不但放仁丹还要放几颗糖精。

甜甜的凉凉的,的确解暑又好喝。

虽然后来几十年后,大家的生活都比较富裕了,都看不上糖精,说它致癌啥的,只要一见到零食的包装配料表上标记“糖精”或者“阿斯巴甜”,就给零食归属成为不上档次的那一类。

毕竟糖精还有阿斯巴甜成本太低太廉价,所以都不被欢迎,但是商人逐利,制作小食品,不可能用成本高的白砂糖。

不管未来几十年后大家的价值观如何风云变幻,不过在七十年代,糖精也是极其珍贵的。

……

“来呀来呀!大伙干起来呀!”

社员们嚷嚷着,相互鼓劲!

只见邢宝印把铡刀抬起,麻黑便递过去一个麦个子,铡刀起,随着邢宝印一蹲身、一用力,随着刀起麦根落。

所有没有根部的麦个子,又单独堆成了一大垛。

但是,垛也不能堆太大,防止晒不干发霉,而且晒干了才能用碌碡来反复压麦子。

那阵没有那么先进,割麦子不普遍,因为割麦子会涉及用镰刀,镰刀割麦子不普遍,直接就是上手拔麦子并且带着根。

而且拔麦子都不戴手套,戴手套隔着一层,手感不好摩擦力小,手滑反而让拔麦子更是困难。

所以不如手掌带着汗水,那样能用上力。

三百户·杨家。

杨香凝站在老杨树下,一脸的平静,她溜达到了栅栏门处,因为目前她的孕相很足,所以连弯身都困难了。

更别说去收麦子。

猪圈里的小野猪,獠牙更是变长了,丝毫看不到可爱的痕迹……杨香凝给它们扔着灰灰菜,虽然灰灰菜很扎手,但是野猪吃了,从来不嫌弃扎嘴,也不知它们都是怎么干掉的灰灰菜。

总之,香凝扔进去多少,小野猪几乎就吃多少。

累了,拉一把马扎,香凝坐了下去,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她很想叶檀。

也不知他目前,怎么样了。

去山里寻找丢失的村民,原本就是一件大海捞针的事,自己的男人能耐再大,又该如何呢?

进入十万大山,事情肯定也是棘手,不然早就回家了。

她思来想去,觉得当家的一走,走了那么久,她这些天睡不好觉,眼皮总是跳来跳去的。

正在这时,门口王大妈喊。

“香凝,香凝!”

杨香凝赶紧起来了身,扶住了老杨树的树干,嫣语问着。

“王大妈!您有事?”

虽然杨香凝对王大妈印象并不好,可是既然她凑到门前了,她也要问问才能不失体面。

王大妈一下跳进来了院里。

“香凝,你家有富裕的肉吃吗?”

香凝听了,一懵,她险些笑出来,“王大妈,有借米借面的,您这怎么还能借肉?”

“哎呀,我的好香凝大侄女,王大妈我家里,好几天都揭不开锅了,所以,借点儿肉。”

语罢,她掀开裤腿,让香凝看。

香凝柳眉一簇,仔细看,王大妈的腿,似乎有些肿,“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些肿而且红?”

王大妈听了立刻一抹眼睛,“我这是饿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第581章 山下·杨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第581章 山下·杨家并对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