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则是举孝廉。
举孝廉这个制度,举的是好人,而好人未必是能人,也就造成了这类出身的官员背起四书五经来眉飞『色』舞,而到了具体事情上却一筹莫展的现象。
到了东汉,举的甚至连好人都不上了。
世家膏粱子弟,能人不少,但是纨绔子弟却是更多。
地方举的孝廉,早就失去了本意了。
其实九品官人法本身,其创制初衷恰恰是为了矫正察举渠道选官被郡国长官决定、并彻底沦为郡国望族推举子弟、门生与故吏的“绿『色』通道”而创制的。
其制度要点为二
一是以资(父兄官爵)、行(道德『操』行)、能(才智能力)为品状内容,且重视后两者。
二是品状由州中正签署、中央负责审核,杜绝郡国望族上下其手。
奈何以古代社会的情况,孝能二项毫无标准可依,唯有资项是毫无浮动的硬指标,且中央审核依然无法避免州中正的任意裁度。
九品官人法便不得不依赖主君、吏部与州中正全体人员的明察、公允、睿智等个人品德来实现其防弊功能。
换言之,九品官人法必须经由圣人团体来执行,才能防范世族化之流弊。
显然,圣人团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不可避免的,九品中正制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是成了世家把握权力的途径。
从此便进入了世家的时代。
想到这里,曹冲心中还有些唏嘘。
然而,就算是曹冲想对世家下手,但是将来当上了皇帝之后,还是得忍这些世家好几年。
直到自己能够将这些世家拿到手上肆意捏完为止。
喜欢曹魏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曹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