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院儿的名声还要不要啦。”
“我说老刘,过好自家的日子就行了,想这么多干嘛。许大茂又不是自己的孩子,我问那么多还招人家烦。”
“老易,你现在怎么这样,你可不像以前,院里的事儿你是最热心。现在可好,什么都不问。”
“问多了心烦,我有儿有女过太平日子多舒心。行了吧老刘,要没别的事,回去吧。”易中海撵人。
刘海忠无奈,只得回家。路过许大茂的屋,还往门口唾了一口老痰,他是恨得牙根痒痒。
颜明是从何雨柱那里知道娄晓娥离开了四合院的。他原本还想着通过许、秦二人的丑事,促成两个人离婚。没想到傻柱一顿猛操作,娄、许没有按着剧情走,直接提前结束。
颜明盘算了一下,现在还没有风起,说什么都为时尚早。等回老家之后,找个机会提醒娄家人,赶紧走人。
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自己铺路。
就是不知道娄晓娥没了傻柱这一层牵挂,她还会不会再回来。
腊月二十八,颜明兄妹俩风尘仆仆地赶到老家。因为提前收到了电报,颜业魁早早就让儿子们收拾好屋子,等着侄子侄女回家过年。
大娘见到长大成人的颜小齐,先是仔细端详了半天,然后一把搂进怀里。自己养大的侄女,怎么能不想。
颜家堂屋里,颜明把送给亲人们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路途太远,兄妹二人不好带,就这样也背回来了不少。
大爷一块手表,一双皮棉鞋,让老头乐得眯上了眼。把手表看了又看,还不时地放在耳朵边听听走针儿。
然后把手表往颜明手里一放,“大至,心意我领了,这东西太贵重,庄户人用不着这么金贵的东西。鞋我收着,这两年上了岁数,总感觉脚凉。”
颜明还没开口,颜小齐一把抢过手表,郑重地给大爷戴上。
“大爷,这是我买给你的,你必须戴。”
小丫头还挺倔,红着眼圈盯着大爷,一动不动。
大爷抬手搓了搓脸,“行,我们小妮儿给我买的,大爷戴。好孩子,长大喽。就你现在这个样,走在路上,我可不敢认。”
“大至,明天早起,跟我去趟老林地。”颜业魁安排着侄子。
“哎。”
“东西我都让你大娘准备好了,去烧点纸,跟你爷爷奶奶、你爹你娘念叨念叨。”
“哎。”
“这几年你寄的钱,都给你侄子侄女们上学用了。家里有粮食,粮票你就别再寄了。你们在城里过日子不容易,什么都得买。不像我们在家里,拾边地里种点儿菜,就够一大家人吃的。”
“上学的钱够不够?兴谦、兴鸣读几年级了?”
……
第二天一大早,颜明跟在大爷、两个哥哥的身后,往庄外走去。
村北一里地外,好大的一片林地,松柏森森。这里是颜氏祖茔,各房人按着昭穆之分,埋葬着家人。
颜明早忘了祭拜的那一套流程,跟在大伯身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祭拜父母的时候,大伯一家远远地站着,让他好好说说心里话。颜明把自己身上的故事,粗粗讲了一遍,又把妹妹已经长大告知了父母。然后抹了抹泪,磕头礼拜。
“大至,小妮儿说婆家了没有?”回家的路上,大伯问着。
“听我媳妇说,小齐刚处了对象,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回家让大娘和嫂子们问问她。”
“十八的大姑娘了,你可得把好关。长兄的道理,你应该明白。”
“大爷您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那就好。”
年夜饭,颜业魁家里好热闹。男人们喝着酒说着一年来的事儿,孩子们跑来跑去也不正式吃饭。
老大颜兴谦带着兄弟妹妹们,开心地把叔叔送的鞭炮拆开,用点燃的一根蒲棒当引火,一个个地放着炮。
引来村里不少孩子过年看热闹。有那眼馋的,好言好语和兴谦商量,能不能让他来点一下鞭炮。
兴谦辈分小,平日里总是听这一帮叔、爷们的指挥。这个时候,他成了头儿,看谁顺眼,就把蒲棒一递,小鞭一送,很有些架派。
大娘、嫂子们则在里屋围着小齐问东问西,尤其是小齐处的对象,恨不得连祖宗十八代都打听个清楚。
颜小齐羞红着脸,对大娘也没有隐瞒,凡是她知道的,都讲了个清楚。
“小妮儿长大喽,这眼看着要出门子了,你在城里可得多听你哥嫂的话。受了委屈,就给家里写信……”大娘眼含晶莹,细细地嘱咐着侄女。
这就是家吧,有颜氏的根,有亲人的关心……
喜欢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