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啥会!就像刚才在镇口找人问路,三拳两脚就问出来,还费这些鸟事!公子不急,我去抓他过来。”
张二虎骂骂咧咧,看来刚才被王老爷气得不轻。
说罢就要撸起袖子跑过去抓人。
“你干啥?你刚才见得真是王老爷?”
张二虎犹豫不定。
孙世瑞一把拽住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丁,继续道:
“我当效法刘玄德礼贤下士,好好请王老爷子出山。我是刘备,唐师爷是关公,你是张飞!”
“三顾茅庐,知道吗?”
唐恩城用折扇遮住脸,尴尬道:
“孙千户,王老爷致仕前好歹也是三品推官,论官职,比你大,论资历,你更是黄口小儿。你也好意思礼贤下士,待会儿见了人,可要给人家行礼···”
孙世瑞面朝唐恩城,毕恭毕敬道:
“小子受教了!行礼,行大礼!”
孙世瑞令其余人原地休整,只带唐、张二人前往会见王徵。
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兵士,肯定会吓到老人家的。
当下张二虎带着两人朝那边走去,却见这片依山傍水,山畔有个几个农户,荷锄耕于田间,正唱歌谣: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孙世瑞忍不住道:“老唐,这歌是谁作的?咋听的耳熟啊。”
唐恩城笑道:“这不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写的词儿吗?大明各处早已耳熟能详。”
“哦?”孙世瑞前世根本没完整看过《三国演义》,哪里知道这些。
“看来这王徵老爷子真要自比卧龙先生了?”
唐恩城揶揄道:“你这样的武夫,都敢自诩刘皇叔,人家好歹在登州练过兵,自称诸葛亮,有何不妥?”
孙世瑞呵呵一笑,不再说话。
张二虎领着两人走了十几步,却不见他口中所说的什么“邋遢道人”。
三人又折返回来,孙世瑞整理了铠甲,又让众人注意军容,翻身下马,亲叩大门。
连续敲了十几下,大门吱呀一声,探出半个脑袋,一个酒糟鼻老头子怒冲冲道:
“号丧啊!叫魂啊!”
孙世瑞躬身拜道:“京营千户、潼关监军、陕西兵备道、三边督师孙之子孙世瑞,特来拜见先生。”
老头怒气未消:“老爷不见客!”
他瞟见站立的十几个兵士,门口石狮子上绑着的马匹。
“把骡子牵走,不准门口拴骡子!”
张二虎怒道:“不是骡子,是马!”
老头不去理他,见孙世瑞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又问:
“每日找我家老爷的多了去了,你是哪个?”
孙世瑞躬身行礼,毕恭毕敬又说一遍:
“在下京营千户官、潼关监军、陕西兵备道、三边督师孙之子孙世瑞,特来拜见先生。”
“记不得这么多名字。”
说罢,砰一声把大门关上。
唐恩城强忍住没笑。
孙世瑞轻轻挡住门,对着门槛内一脸震惊的老头,一团和气道:
“伱只说,孙传庭的儿子来了。”
老头道:“我家老爷今早出去了。”
唐恩城脸憋得通红。
张二虎破口大骂:
“他娘的!你刚才咋不早说,罗里吧嗦,消遣我们千户大人是吧!”
孙世瑞回头一个眼神,二虎顿时哑火。
“何处去了?”
“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许是给邻村教徒做披萨去了。”
“是做弥撒。”
孙世瑞仔细纠正道。
“哦,对,弥撒。”
孙世瑞又问:“老爷何时回来?”
“归期亦不定,或三五个时辰,或明日。”
孙世瑞长叹一声。
还要再说话,砰一声,大门被关上了。
众人面面相觑。
张二虎诧异道:“公子,你今日脾气如何这般好?要是在往日,早砸门进去了。”
孙世瑞没搭理他。
唐恩城笑道:“孙千户何时成潼关监军兵备道了?”
“我自封的。”
说罢环顾四周,翻身上马。
唐恩城笑道:“怎么?还要去迎一迎?”
孙世瑞神色平静:“刘备三顾茅庐,我不如刘备,等老人家几个时辰,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唐恩城若有所思,再抬头时,望向孙世瑞的眼神已然和刚才不同。
三人翻身上马,沿着驿道往东走了两里路,回观鲁桥风物,但见远处千沟万壑,林深茂盛,果然非同凡响。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面路上过来顶小轿,样式颇为古朴,轿顶还挂了个十字架,显得不伦不类。
孙世瑞笑道:“这应该就是王老爷子了。”
于是连忙下马,来到轿子前面躬身行礼。
“是王伯父吗?”
三人三马往路上一横,轿子不得不停下来。
轿夫对着轿子里面的人小声说了几句,孙世瑞隐约听见“流贼”两字,连忙摇手道:“我们不是流贼,是官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