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所有人都知道,阿韦洛亚是友情客串。
现在,杨浩用卡普德维拉首发,而不是安东尼奥·洛佩斯。
这多少叫人感到意外。
勒夫则是羡慕。
西班牙这些年的人才储备确实是宽裕,这让杨浩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当然,杨浩的排兵布阵也至关重要。
双方列队,唱完国歌后,各自回去半场内准备。
双方队长则是进行猜边,拉姆赢了卡西利亚斯,获得了发球权。
等到勒夫跟助手们都准备妥当,尤其是跟走过来握手的杨浩闲聊了几句,重新站在场边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西班牙的球员站位不对!
从教练席这边看,德国队是从右往左攻,西班牙是从左往右攻。
可大卫·席尔瓦为什么在靠近教练席的右路?
逆足边锋?
勒夫的第一反应有些讶异。
他之前部署的时候,用拉姆盯大卫·席尔瓦是准备好的。
可现在,大卫·席尔瓦在右路,比利亚去了左路。
在瓦伦西亚,比利亚就一直都是踢左路。
防守大卫·席尔瓦,跟盯防比利亚,这可是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杨浩这家伙属于那种,不整活会死的类型!”勒夫苦笑地骂了一句。
可当比赛哨声响起之后,勒夫的脸上就再也看不到一丝笑容。
……
比赛哨声一响,德国队开球后,西班牙并没有抢得很凶,而是集中在30米区域到中线附近一带布防,等到德国队压上来后,西班牙才开抢。
西班牙这种整体式逼抢,让德国队的后防线有些吃不消。
还没撑到15秒,就不得不回传给门将诺伊尔。
而托雷斯当然不会客气,他很清楚诺伊尔的实力。
如果给他长传,德国队的前场克洛泽说不定还能抢到落点。
于是,他第一时间紧逼,诺伊尔直接一个大脚,把球往前踢。
球踢过了中线,但德国队没人接应,球自然而然地落入了西班牙的脚下。
当西班牙控球时,节奏就完全不同了。
逼抢的时候快节奏,抢下球后,节奏就慢了。
连续的后场横传转移,尝试想要拉出空档。
专业如勒夫,相信这时候也已经看出问题的端倪了。
西班牙的两名边后卫都压得比较靠前。
很多时候,横传都是两名中卫在横传,再加上拖后的哈维·阿隆索,或者是哈维。
卡普德维拉和拉莫斯的位置甚至比哈维等人还要靠前。
从第30秒抢下球后,西班牙在本方半场30米区域到中线一带,连续的传球转移和拉扯,一直到第2分钟的时候,卡普德维拉才一脚横向长传,将球转移到了球场右路。
拉莫斯站在中线往德国半场的位置,背靠着右边线,胸部停住了卡普德维拉的长传后,并迅速将球传给了肋部的大卫·席尔瓦后,自己沿着右边路快速前插。
大卫·席尔瓦左脚带球尝试想要走内切,又突然将球分回到了右边路。
这时候,拉莫斯大步流星地趟球到大禁区右侧,起脚传中。
禁区内的托雷斯直接一个抢点,头球攻门。
结果被诺伊尔给托了出去。
这时候才2分17秒。
全场一阵惊呼。
西班牙2分多钟就率先形成了射门。
而且是直接面对球门。
但勒夫看到的不是这么一回事。
德国主教练心头一跳。
杨浩是抓着德国队的软肋在打。
别看德国队的两名中卫都很高大,可实际上,从之前的几场比赛来看,德国队的中卫在判断高球落点方面,做得比较差,经常失去位置。
对阵阿根廷的比赛,可以想象到让梅西两次抢到高球落点,头球攻门吗?
身材高大强壮,但判断落点不佳,这是德国队在防守时的一个问题。
但西班牙的进攻策略就是边后卫大胆前压,边路传中,发挥出托雷斯的正面冲击力。
这算盘,打得可真精啊!
勒夫马上走到了场边,喊着自己的球员,示意他们要注意跟紧前插的边后卫,后防线要注意协防保护,尤其是要注意堵住边路传中。
托雷斯的机敏跑位,以及出色的头球和争顶能力,都让德国队提心吊胆。
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边路的传中。
接下来,比赛的走势仿佛也在印证着勒夫的判断。
当西班牙的角球没能形成威胁,德国队的反击刚过半场,就被普约尔给抢了下来。
随后,西班牙再度策动反击的时候,先是尝试打右路,结果没能成功。
哈维·阿隆索直接一脚斜长传转移,给到了前场的左路。
比利亚停球给了卡普德维拉,自己快速斜插禁区。
卡普德维拉45度斜传禁区找托雷斯,被默特萨克顶了出来。
西班牙的第二梯队赶上来,德国队禁区外围一阵乱战,让德国上下都看得心惊肉跳。
……
今晚,西班牙的抢攻跟对阵英格兰时的那种抢攻,明显是不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