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拿到过世界杯吗?”
“没有!”
“对比过去几届世界杯,西班牙最好的排名是2002年拿到了第5名,而上一次西班牙进入世界杯四强,那是遥远的1950年时候的事情了。”
“而瑞典呢?他们在1994年拿到了第3名。”
不仅如此,邓加还抨击马竞和杨浩,认为外界所有关于什么杨浩和马竞为巴西培养出了一支国家队,帮助巴西拿到世界杯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巴西一直都是巴西,是巴西球员造就了杨浩和马竞的成功,而不是反过来!”
邓加表示很遗憾,没有机会跟西班牙交手,他甚至希望可以专门安排一场热身赛。
“这样我们可以让杨浩和他的西班牙,领教一下我们巴西的足球!”
杨浩则是对邓加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和嘲讽感到很讶异。
作为巴西的功勋队长,邓加是不是吃错药了?
无缘无故,直接就开喷?
我招你惹你啦?
但很快,杨浩就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巴西拿到世界杯后,一直都有不少的声音,认为巴西国家队里有很多球员都是马竞培养出来的,这就让邓加非常不爽。
这次他开喷,一来是性格,二来是积怨已久了。
杨浩倒是真没想到,自己躺着也能中枪。
无缘无故地挨骂,这算怎么回事?
邓加执教很厉害吗?
可大战在即,杨浩没打算在这个时候,跟一个无关闲人打口水战。
再说了,他的时间这么宝贵,没必要去跟邓加浪费时间。
……
10月7日晚,瑞典索尔纳拉森达球场。
欧洲杯外围预选赛第3轮,西班牙客场挑战瑞典。
比赛果然如杨浩所料,拉格贝克虽然是在主场,但还是采取了4231战术。
杨浩则是继续摆出了433阵型。
门将:卡西利亚斯;
后防:安东尼奥·洛佩斯、普约尔、佩佩和拉莫斯;
中场:马科斯·塞纳拖后,伊涅斯塔跟哈维居中;
前锋:比利亚、托雷斯和雷耶斯。
比赛从一开始,西班牙就顺利控制住了球权。
杨浩一直在场边不停地呼喊球员,示意他们一定要稳住,保持耐心,适当给对手空间。
他喊得最多的,就是转移和拉扯。
以伊涅斯塔、马科斯·塞纳跟哈维组成的三中场,利用娴熟的控球,牢牢控制住中场。
马科斯·塞纳的防守能力更为出色,而且在曼联踢英超,多少适应了北欧这种冲击流派的打法,所以杨浩安排他上场。
而在比赛开始之前,杨浩告诉球员,比赛会很难,要保持耐心。
瑞典人则是利用主场优势,不停地犯规,利用犯规来阻止西班牙的球路推进。
整个上半场就在这种,西班牙的控球,瑞典队的犯规当中过去。
双方甚至都没有形成很有效的进攻机会。
西班牙的控球率高达67.7%,但有效的进攻机会没有。
攻入到瑞典大禁区内的机会不少,但形成射门的机会不多。
对手的犯规主要是集中在三十米区域附近,目的就是组织西班牙的传球渗透。
中场休息的时候,杨浩告诉球员,继续这么踢,不停地消耗对手,不停地寻找机会。
“当他们体能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拉格贝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下半场一度想要压出来打。
但伊涅斯塔的一脚斜传转移,右肋的雷耶斯突入禁区右侧,接伊涅斯塔传球,获得了一次开场以来最好的机会,左脚低射,稍稍滑门而出。
让杨浩在场边急得直抱头。
瑞典真不是什么弱队,但西班牙竟然错失了这样的绝佳机会。
杨浩在第52分钟的时候,就换下了状态不是很好的雷耶斯。
其实,到了10月份,球员的状态普遍都不会太好。
西班牙是这样,瑞典也同样如此。
尤其是球队还从温暖的西班牙,飞到寒冷的瑞典来比赛,球员状态可想而知。
杨浩换上了大卫·席尔瓦,让比利亚去到右路。
同时,杨浩也让大卫·席尔瓦带上去自己的指令。
继续控球,继续传球!
“记住,拉扯、转移、耐心!”
西班牙人在身体对抗上落入了全面的下风,所以瑞典人的犯规,让西班牙球员很吃亏。
但他们的犯规也不是那种能得牌的犯规,但能中断西班牙的传球和推进。
比赛进行得比较零碎,但杨浩还是坚持要踢控球。
就这样,不停地消耗,不停地传球。
一直到第67分钟的时候,随着对方防守球员体能的下滑,大卫·席尔瓦和伊涅斯塔在左肋打出了一次小范围的二过一配合,伊涅斯塔盘过了禁区前沿的防守球员后,带球突入到了禁区左侧,并送出了一脚妙传。
托雷斯甩开了盯防他的防守球员后,启动冲到了小禁区前沿,迎着队友的传球,左脚轻巧地一记捅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