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穆埃尔抢先一步,头球解围,将球给顶了出来。
球落到了外围,但还是被伊涅斯塔给控制了下来。
贝克汉姆上抢,伊涅斯塔横向转移给了右路的阿尔维斯。
如果时间定格,就会发现,此时马竞的锋线从左到右是比利亚、托雷斯和阿尔维斯,一字拉开,贴着皇马的后防线。
其中,比利亚和阿尔维斯都是贴着禁区的两个角站位。
这就导致皇马的整体防守阵型被拉开了。
至少,右边后卫萨尔加多和左边后卫卡洛斯都被被拉到了两侧。
中间区域就剩下两名中卫。
托雷斯站在大禁区线和弧顶区右侧交接处。
卡纳瓦罗站在托雷斯的右侧靠向球门位置,随时准备提防阿尔维斯传球给托雷斯。
萨穆埃尔就不得不站在托雷斯的身后,同时也在提防着弧顶区中路的卡卡。
这就是马竞进攻的第一梯队。
梅西在右肋拖得更加靠后的位置。
这个站位也是有讲究的,他只要过掉一个人,就能往前传出威胁球,过掉两个,就能突入大禁区。
但维埃拉挡在他面前。
法国后腰是非常有经验的,他正好就掐在阿尔维斯传往托雷斯的线路上,又正好面对着梅西,一旦阿根廷人拿到球,他第一时间就冲出去。
伊涅斯塔则是在弧顶区外围偏左侧,贝克汉姆则是站在弧顶区的线上。
相信任何一个球迷,只要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样的阵列,就一定能够看出问题所在。
那就是皇马有6名防守球员,而马竞也有6名进攻球员。
可问题是,皇马的防守阵型被拉得很开。
在这种情况下,防守球员是非常被动的,甚至用左支右绌来形容都不为过。
阿尔维斯在右角外围停住球后,受到了卡洛斯的逼抢,往回带了一步,回传给了梅西。
梅西刚拿到球时,托雷斯同时斜插禁区右侧。
这一次跑位立即吸引了卡纳瓦罗和维埃拉的注意。
前者跟托雷斯,后者卡住梅西的传球线路。
可阿根廷人斜向弧顶区带球,像是在避着维埃拉。
贝克汉姆第一时间跟上去。
没想到,梅西一脚横传,给到了伊涅斯塔的脚下。
伊涅斯塔没有去停球,而是顺着梅西的传球,右脚直接往前一推。
就看到卡卡斜插萨穆埃尔身后,以最快速度追上了伊涅斯塔的传球,在小禁区前沿左侧,左脚抽向远角。
卡西利亚斯微微一屈身,球已经过去了,几乎是撞着右侧立柱,钻进了球门。
“球进啦!!!!”
“马竞进球啦!!!”
“第12分钟,卡卡率先攻破了皇马的球门!”
“1比0!”
“皇马的防线被马竞轻而易举地撕破了!”
“来自卡卡的进球!”
“整个进球配合打得实在是太漂亮啦!”
“皇马的防守球员甚至都没有机会碰到球,完全被马竞的传切给穿透过去了。”
当马竞球员激动地冲出球场庆祝的时候,杨浩在场边也是激动地握拳欢呼。
看台上的马竞球迷更是忘形地欢呼庆祝。
领先了!
杨浩对此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6打6,防守阵型还被拉得这么开,以马竞球员的个人能力,分分钟就能干掉皇马。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呢?
因为皇马总共就两道防线。
一道就是4名后卫组成的后防线。
第二道,就是维埃拉和贝克汉姆的双后腰。
在阿尔维斯已经前插到禁区右角的情况下,对位的齐达内在哪里?
他还在三十米附近,等待着队友的传球。
理论上,只要把球传到他的脚下,他就能拿球策划出有威胁的反击。
可实际上呢?
马竞已经进球了!
这其实跟皇马是踢442,还是踢其他阵型,没什么关系。
真正有问题的是,回防的到位率。
前场的巨星们才是现在皇马最大的问题!
……
先丢一球后,皇马立即发起了疯狂的反扑。
比赛则是彻底开放了,双方都开始大打对攻战。
2分钟后,罗比尼奥在前场右路获得了一次机会,小角度抽射,直接打高了。
马竞也很快还以颜色。
梅西在前场右路带球过掉了卡洛斯后,又从维埃拉身上晃出了角度,远射被门将卡西利亚斯轻松没收。
皇马也再度发起进攻,贝克汉姆插上来,尝试送出一脚直传。
罗比尼奥追入大禁区,但被蒂亚戈·席尔瓦很稳健地卡住了位置,将球传给了切赫,或者一脚直传,给到了禁区前沿哈维·阿隆索的脚下。
哈维·阿隆索再传给了卡卡。
卡卡早就已经蓄势待发了。
当哈维·阿隆索的传球到来时,卡卡整个人就跟离弦利箭一般,大步流星地趟球往前冲。
转瞬间,卡卡已经冲过了中线,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当卡卡冲入皇马30米区的时候,托雷斯和比利亚两人分别在他的左右前方冲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