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女子连

作品:抗日:烽火战将|作者:叔承|分类:穿越|更新:2024-02-20 06:39:44|字数:8194字

苏武又强调了一遍:

“必须要尽快把第1师的新架子搭起来,第一是经过此战要变得更强。孙铭,尽管菌委会不批我们合成第一师的番号,但是我们内部认定,第一师的正副师长均为少将。

孙铭,你要把这件事好好做!”

与会的其他军官都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孙铭刷的从座位上起身,对着司令苏武、副司令楚雄和在座的其他军官就是敬礼。

这话说完了之后,就是新兵的补充顺序和数量上的问题。

为了新兵的补充,二旅旅长段方升诉苦说自己的旅伤亡较大,希望得到优先补充,还甩出了自己旅的伤亡人数。

这让苏武有些不悦,“难道就你们二旅伤亡大吗?北线作战中,一旅的伤亡不比你们小,邓旅长,你们一旅这次伤亡多少?”

邓宝山是接替赵大力指挥的一旅。

在挺进纵队原有的部队中,一旅、三旅都是拳头部队。

但是三旅起家就有了自己的山炮营,这是孙铭起义的时候带过来的。

而一旅作为老牌主力旅部队,在这次反击鬼子进攻时,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但邓宝山却没张开嘴要优先补充他们。

苏武让他说,邓宝山瘪瘪嘴;

“哪个旅伤亡不大,还有啥说的,自己先扛呗,能招到的兵就先训练,慢慢补充呗!”

苏武马上接过邓宝山的话:“没错,现在就二千名新兵,你们各部队的缺口,拢共有六千多人,根据地征兵本来还算容易,但也不能一次就要强制满额兵员的补充。

连续作战,不但我们很疲惫,老百姓也被战火洗礼。

况且,他们也要开始播种了,一次拉起来这么多新兵,他们压力也会大。我看邓旅长说的对,一点点补充,招兵的数量不宜一次性补满,这次招兵,就先补充空缺员额的二分之一。”

苏武定了调子,并用邓宝山来堵住段方升他们其他人的口,再合适不过了。

果不其然,段方升哑火了。

不过,兵员数量上还是少。

苏武对正规军是有要求的,必须基础的体能要达标,年龄不宜过大。

需要的都是青壮年劳力,除了特殊技能者,最大不要超过35周岁。

这就使得挺进纵队的兵不那么好招。

......

不过,还是为了加大扩充兵员。

根据地行署专员、兼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赵刚建议,补充一批女兵。

赵刚的想法为大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苏武赞成了这个想法;

“女兵可以做医疗,后勤和医疗支援营,但是你能保证拉来多少女兵进入咱们正规军的战斗序列。”

赵刚长时间做这方面的工作,对这方面的事情都已经烂熟于心了,马上道;

“基本上可以补充600人到700人、这是最少的,而且都是身体靖康志愿参军的女性人员,我和管总队长有过调查。”

民兵总队队长管大胆马上附和。

他对赵刚的这个意见进行了赞同。

他提到,有意愿参军的女兵特别多,至少有六七百人;

年龄都在20岁到25岁之间。

赵刚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讲道;

“愿意加入我们挺进纵队的女兵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小学以上文化!

副司令楚雄听着来了劲,对赵刚说:

“我看这个主意好,如果真的能招来这么多女兵,这批人当中,有文字文化背景,特别是初中以上文化的一部分人。

直接选拔一批身世清白的进入到我们的通讯总部进行培训,之后可以分配到各旅、各团从事秘书以及通信工作,包括电话班!

这样还能解放一些战斗力。

另外成立一个专门的女子作战连,这些女兵要求体能比较好。

至于体能比较差的人,就分配到野战医院去。

这样,女子连可以有200名左右的士兵,专门从事作战任务,嗯,我看也可以把女子连划为纵队司令部直属,负责保卫正阳县一些重要的机关。

苏武点头同意了大家的想法,虽然女子从军比较少见,但挺进纵队也不是没有女兵。

不过,大多是注册在籍的医护人员。

拢共也就一百六十多女兵。

按照赵刚的说法,一次性就可以补充700多名女兵进来。

至少可以替代男兵从事相同的工作,承担电报通信、电台工作更好更有效。

还有200名女兵组成的女子连,也算是解决了目前兵员的一个缺口。

民兵总队总队长管大胆喝了一口茶,表示女子民兵连的建立,可以从基干民兵里挑选出来。

这样,娘子军这个警卫连的搭建就容易很多了。

女子警卫连可以接替部分正阳县的警卫工作,就可以将一个连的部队调到外面去。

......

基本的会议结束后,苏武最后强调了一点,他很严肃的说;

“今年有可能豫南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旱灾,我们挺进纵队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各部队驻扎地要帮助驻地群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日:烽火战将》,方便以后阅读抗日:烽火战将第446章 女子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日:烽火战将第446章 女子连并对抗日:烽火战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