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六国之相(六)

作品: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作者:郭徐辉89|分类:历史|更新:2017-12-01 07:25:50|字数:3878字

在苏秦出使赵国的时候,秦国跟魏国已经打了起来。魏国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了,举国出兵誓要跟秦国一较高下。一个是老牌霸主,一个是后起之秀,谁输谁赢还真就在五五之间。

秦惠王派遣公孙衍对上了魏国老将龙贾,公孙衍的用兵诡异多变,越是沙场老将就越是容易上当。

代表魏国出战的当然不止龙贾,还有当时位极宰相的魏王之弟。龙贾久经沙场,可魏王之弟却是草包一个。

最后他没能兑现曾经夸下的海口,但是让公孙衍把龙贾给活捉了。活捉敌方主将,公孙衍这一次可是立了大功。而且,这一仗也给了秦惠王不少信心。秦国将士士气高涨,正是东出函谷关的大好时机。

苏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慌了神,如果秦国真要东出函谷关,第一个打的肯定就是赵国。如果此来,他的合纵之计就无法完成了。受到威胁的赵国一定会求自保,而其他诸侯国也会如此。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苏秦能做的便是顺势而为。既然秦惠王已经有了想法,那他就帮秦惠王送上一位贤臣。

苏秦派人去请他的师弟张仪,希望张仪可以跟他一起为赵肃侯效力。张仪问询感到赵国,却不料竟遭苏秦冷落。张仪在赵国待了一个多月,连赵肃侯的影子都没见到。平日里苏秦倒是经常跟他见面,不过见了面也不会说句好话。

苏秦一直在挖苦张仪,身为同门师兄弟,如今的他已经是燕国和赵国特使,马上就要出使其他诸侯国了。而张仪呢,差不多跟苏秦同时下山,如今却让人籍籍无名。

就算张仪脾气再好,可也受不了苏秦整日这般挖苦。最后被苏秦气的实在受不了了,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赵国,直奔秦国而去。

那时的秦惠王正在招贤,希望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孝公跟商鞅。但他所遇到的多为华而不实之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入他的眼。

张仪到了秦国,很快就见到了秦惠王。这一点连他自己都很费解,秦国之行为何会如此顺利。

不过他运气真是不错,不仅见到了秦惠王,而且还跟秦惠王聊了很长时间。初见张仪的秦惠王并无半点儿异样,不过张仪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几年前的确有人向他提出过合纵连横之计,只可惜当时的他目光短浅,根本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的秦惠王早已开阔的眼界。以后的秦国绝不会如此窝囊,以后的秦国一定要东出函谷关。

张仪把苏秦先前所讲的合纵连横之计说了一遍,然后给秦惠王献上一个更适合秦国的计谋。秦惠王听完大为赞叹,并立刻下诏封张仪为秦国客卿。

当然了,张仪到了秦国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后来嫁给他的那位姑娘,就是张仪在刚到秦国时认识的。姑娘性情直爽,根本就没把张仪当成外人。赳赳老秦男女皆是如此,喜欢就大胆去追,不爱就彻底放手。

这段姻缘当然不是别人安排的,不过张仪的确是走了桃花运。在秦国事业爱情双丰收,不过这一切他倒后来都知道了真相。

送张仪去秦国的是苏秦,帮张仪见秦惠王的也是苏秦。当时秦国有不少人等着看张仪的笑话,但也有不少人在暗中帮张仪说话。如果不是这样,张仪根本没那么快能得到秦惠王的赏识。

张仪很感激苏秦,因为苏秦帮了他。虽然这一切都是苏秦早就算计好的,也不是平白无故帮他张仪的。

张仪成为秦国客卿之后,苏秦就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很简单,苏秦希望张仪可以帮他一个忙,这个忙也只有张仪能帮。

张仪跟苏秦的志向不同,但他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既然苏秦开口,不管什么忙他都会帮。况且苏秦提出的并不算什么大事,只不过是让张仪向他承诺只要他当权一天,秦国就不能攻打赵国。

苏秦的合纵之计刚刚启动,最要命的就是这个赵国。如果这会儿秦国跟赵国开战,那他的合纵之计百分之一千就是夭折。所以他才会如此费尽心机的将张仪送去秦国,然后让张仪成为秦国客卿。

其实苏秦当年的首选目标也是秦国,只不过那时的他年少轻狂,根本就不懂得收敛。只是自持胸有谋略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那时的他的确有点儿狂傲。虽然他真是大才,只可惜那会儿没能遇上识货之人。

张仪答应苏秦,只要他当权一天,他张仪保证秦国不会攻打赵国。俩人虽是师兄弟,但张仪跟苏秦的想法略有不同。

苏秦没能得到秦惠王的赏识,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合纵对抗秦国。而如今的张仪身为秦国客卿,他所要做的就是阻止其余六国合纵,然后各个击破为秦国所用。

如今这一幕多年前倒也似曾出现过,只不过那会儿的局面是商鞅跟公孙衍。一个想要以绝对武力扩充地盘,一个是主张依法稳固根基然后组建一支


共2页,现第1页

喜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方便以后阅读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129章 六国之相(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129章 六国之相(六)并对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