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一些实在罪大恶极,李骏也不是圣母,直接就砍了,或者让他们劳工营待到死,这叫废物利用。
对李骏来说也是好事,修水利的劳工有了,马匪加上异族俘虏,怎么说至少也有上万的壮劳力。
谁能想到,凉州三郡之地会因为一个马匪问题,一直折腾了大半年。
建安十八年年底,三郡之地的马匪基本肃清,异族全部开始按计划内迁。
等来年汉民迁移进入,那么三郡才算真正的收复。
同年十一月,李骏下令成立西域大都护府,下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和敦煌都督府。
两个都护府以若羌无人区为分界,以北属于北庭都护府,以南属于安西都护府。
都护府都护位置等同于兵团将军负责全境军事,长史位同州刺史负责全境政事。
敦煌都督府则是两府的后备力量,以及确保商路畅通。
这一次李骏把所有职位拿出来让麾下文武自己竞选。
这其中就包括那个位同野战兵团将军的大都护职位。
消息一出天下震惊,不少人纷纷到唐王宫门口投递简历。
就连曹操也找上门来,宣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想要去西域看看。
西域三十六国现在还没平定,以后一定是需要出兵征讨的。
因此这些职位都需要能文能武的大才,李骏必须选择能文能武且年富力强的大才出任。
这些日子,李骏一封一封的看简历,接见了不少人,选出一部分人选和内阁、参谋部开会讨论,忙得废寝忘食。
十日之后,李骏终于赶在过年之前敲定了人选:
关羽出任西域大都护;
夏侯渊出任北庭都护府都护,顾雍出任北庭都护府长史;
张任出任安西都护府都护,刘晔出任安西都护府长史;
张绣出任敦煌都督府都督,庞统出任敦煌都督府长史。
原本庞统处处和李骏为敌,在被迫投降之后应该是要被打入尘埃的。
但是李骏惜才,和庞统畅谈一番后,决定启用这位凤雏。
李骏的不计前嫌不仅让庞统感激涕零,也让天下归心。
赵云的第四兵团就地拆分作为三个都护府的骨干,两个都护府下设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敦煌都督府下设两万骑兵。
赵云则调回洛阳,方便李骏下一次的大调整。
这一个年,李骏没有过好,匆匆和家人们吃了一个团圆饭,李骏便继续思考军事调整的方案。
这个调整李骏早就放出风声了,现在所有野战兵团的主将们都在盯着。
正月十五开朝,李骏在新年第一次朝会拿出了自己的军事改革方案:
第一,所有地方兵团改称州都督府,兵团将军改称都督,品级不变;
第二,所有野战兵团撤销;
第三,成立天策府,统领原野战兵团所有士兵;
第四,由李骏亲自出任天策府上将军,岳飞任天策府大将军;
第五,张辽、公孙瓒、徐晃、赵云、陈到五人任天策府将军,各军军长职位不变。
改革以后,野战兵团不再有将军常领,而是根据需要指定将领带兵出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拥兵自重的情况。
而统一训练,统一要求,也避免了将领出征兵将用不顺手的情况。
兵力集中之后,李骏就可以适当裁员,节约开支了,一些年龄到线的老兵就顺利退伍,或转入各地都督府担任基层军官。
裁员之后,天策府下属的总兵力就下降了:
骁果军八千人;
陷阵营一万二千人;
所有轻骑兵统一划归烈阳营指挥,总计七万人;
神臂营一万人;
炮营五千人;
新成立龙武卫统领七万步兵;
白毦军三万人;
合计二十万五千人。
原来的重弩营撤销,士兵分散到各地都督府担任军官,以后八牛弩的主要作用就是守城。
只有确实需要的时候再从各地抽调。
这个决定让程昱开心不已,要知道这些野战兵团的精锐那都是拿钱堆出来的,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开销,他也轻松不少。
虎贲营还是没变,负责宫城护卫,后宫则全部交给女兵负责。
后宫之中的全部靠女子打理,李骏从始至终没有用过宦官。
在李骏看来,宦官这种存在是很反人类的,这种非正常的生理残疾往往引起心理上的残疾。
而且让一群不正常的男人待在自己女人、女儿身边,李骏也觉得硌得慌。
特别是让这些人接触自己儿子,那自己儿子还能正常?
加上李骏自己的模板又是李二。
想想历史上的李承乾……一言难尽。
命令下达很方便,但是军队的调整却没有那么快,
裁军、调整、调动都需要时间。
整个调整持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建安十八年底才算全部完成。
而今年年底或者说明年的头等大事,就是筹备李骏的登基大典。
一统天下转眼之间都过去两年了,李骏再不登基称帝都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