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义将军是准备加官进爵以后去淮南还是豫州当官?”
司马懿一句话就直击太史慈的痛点,他实在不想离开家乡,可是现在如果不离开,就要独自面对六万多兵马的进攻,太难了。
看到太史慈不断变幻的脸色
“子义将军为何不弃暗投明,这样不仅可以留在家中,一样能加官进爵。”
“不知道这话怎么说?”
司马懿从怀里掏出刘协给太史慈的诏书,递给他
“子义将军可以自己看一看。”
太史慈摊开诏书,认真看起来,一刻钟之后,他收起诏书,也不说话,坐在那里静静地思考,心中不断地权衡。
司马懿也不说话,静静地坐着,他知道太史慈已经动心了,现在说太多会适得其反,不如让他自己慢慢消化。
“不知道这些能否全部兑现?”
“这是陛下给你的诏书,君无戏言。”
“好,我愿意弃暗投明归顺陛下,也愿为先锋,为陛下攻打徐州。”
任务完成,司马懿又立一大功
“哈哈哈,好,那我就要先恭喜安东将军了。”
当日,太史慈就带着两万多嫡系兵马投降了大汉朝廷,为了表示忠心,立刻调转枪口,加入了皇甫嵩、朱儁大军,随军一起征讨徐州。
徐州如今只有五万人马,刺史杨弘不在,镇守的大将只有二五仔陈登和袁术的儿女亲家曹豹,袁术的北方防线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
太史慈一投降,就把驻守鲁郡一带的袁涣给坑了,一旦汉军长驱直入,就能切断鲁郡和沛郡的联系,那他袁涣就会被四面包围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鲁国,退回沛国,避免最坏的情况出现。
情况紧急,袁涣也就没有请示袁术,留下几千老弱病残,然后带着大军,府库内的钱粮,开始向谯县撤退。
临走前还骗留守的士兵,说自己是去迎战曹操军。
三日之后,等曹操大军兵临鲁县城下,这些士兵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王校尉,怎么办,他们都跑了,留下我们这些人送死。”
“是啊,这里您最大,您得拿个主意啊,是投降还是为陛下尽忠。”
一群人围着守城校尉叽叽喳喳……
听着众人吵吵闹闹,留守的王校尉也很头疼,他想投降,只是家眷都在平舆为人质,可是顽抗到底那就是死路一条。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来
“王校尉,王校尉,大事不好,府库全被搬空了,一袋粮食都没了。”
“这……王校尉,这没粮食怎么守城啊,这不是死路一条吗?”
“投降吧,投降还有一条活路。”
“投降了家眷怎么办?”
这时总算有人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建议
“我看这样,和对面商量一下,大家比划一下再假装不敌,这样陛下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袁将军先撤的。”
那个王校尉一咬牙一跺脚
“麻蛋,他袁涣不仁别怪我不义,你们去一个人,和对面商议一下,我们比划一下,假装败退,不过需要他们给一些粮食,放我们离开。”
“好。”
曹操没想到鲁县就这么轻易到手了,两千石粮食就搞定了,那名校尉拿到粮食,然后抵抗了一下,然后带着一千多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突围而去”。
零伤亡打下了鲁县,进城之后看着三千多身着破烂的老弱病残,曹操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仲国军队会放弃了。
袁涣知道鲁县会丢,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他才刚刚进谯县五天,那名校尉便带着“残兵败将”到了。
“将军,属下有负重托,敌军连续攻城两日,末将无能,把鲁县丢了。”
袁涣原本计划这鲁县能守个十日,好给自己争取几天安排防务,正想生气。
只是看着跪在眼前,一只手臂受伤,披头散发略显狼狈的下属,袁涣也实在提不起怒气
“算了,不怪你,你也不容易,下去治伤休息吧。”
王校尉行礼退下了,此时他感觉自己给自己的那一刀实在是太值了。
兵不血刃拿下鲁国,曹操刚准备继续进攻沛国,夏侯渊便来报告了
“主上,这鲁县府库是空的,什么缴获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了?”
“看来是袁涣撤兵前全都搬走了,现在我们粮草也不多了,最后在鲁郡待几天,等后续粮草送到再说。”
曹操恨不得咬死袁涣,这家伙还真是狠,不仅跑路,还把钱粮都搬空了
“那就原地休整五日,你让人赶快去催运一下粮草。”
夏侯渊想了一下,马上说道
“山阳之前就调了五万石,现在粮草也不多了,不如让泰山郡调一些。”
“好,我这就给羊衜写信,让他先调几万石粮草来应急。”
刘备败亡之后,羊家就投靠了曹操,羊续被曹操封为泰山太守,第二年羊续就因病去世了,羊衜就继任了泰山太守,并且加封了中郎将之职。
至于没有了蔡琳,羊衜在孔融之女死后,便迎娶了琅琊王家之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