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论功行赏

作品: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作者:鹿鸣9|分类:历史|更新:2025-04-04 23:03:23|字数:4402字

第199章 论功行赏

卯时整,天还未亮,皇宫内朝堂诸公便已云集。

今日召开朝会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平定黄巾之乱的诸将论功行赏。

刘安自然也在其中。

只不过,刘安目前只是小小的涿县县令,没有资格进入正殿面圣,而是在大殿外的广场上,和其他一些品级较低的朝臣一起排队,只有天子传唤,才能进入大殿中。

九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凉了。

尤其是清晨天未亮这个时间段。

大殿外小凉风嗖嗖的吹着,刘安身体壮实只穿了朝服倒也没觉得什么,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前辈一个个裹了一层又一层,把朝服塞得臃肿不已。

卯时召开朝会,但天子迟到了。

那些老屁股臣子似乎早已习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的闲聊。

刘安第一次参加朝会,在朝中也没什么熟人,少数认识的那几个,都在大殿内等候,刘安便只能一个人如同竹竿似的杵在那。

一直等到卯时三刻,刘安才听到一声尖细的嗓音喊道:“陛下驾到!”

随后聚在一起闲聊的臣子们立刻噤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此时天已蒙蒙亮,大殿内不知又商议了多久,刘安等的都快睡着的时候,终于听到宦官的呼唤:“传涿县县令刘安!”

随着一道接一道的传话,站在队伍末尾的刘安听到传唤后,立即起身,朝大殿方向走去。

在常侍谒者的指引下,刘安在大殿一侧脱掉鞋子,只穿着袜子步入大殿。

好在大殿是地板的,若是石砖的,那些年龄大的臣子,在这大殿上动辄一待好几个小时,回去后怕是要大病一场。

到冬天的时候,皇宫内凡天子嫔妃等居住的宫殿下方,也会有宫人燃火,跟后世的地暖差不多。

刘安持笏踱入大殿,行至大殿中央时,行礼高声道:“臣涿县县令刘安,参见陛下!”

透过笏板两侧的空间,刘安注意到此时大殿中央,还站着一名佝偻着腰的老者。

不过刘安可不敢小瞧老者,能出现在这大殿上的,除了刘安,基本都是两千石以上的大员。

董卓皇甫嵩等人亦不例外。

“刘卿免礼。”上首龙椅上,黑眼圈浓厚的刘宏无精打采的开了下尊口。

随后又接着道:“众臣皆言刘卿所献张角张梁首级乃他人假冒,刘卿可有证据证明那两具面目全非的人头确为张角张梁本人?”

还是那个问题,还是同样的扯皮。

刘安真的不想扯了,结果他已经预见。

但不扯又不行,他此时退一步,敌人就会更进一步,更加压榨他的功劳。

于是刘安不得不重复之前的说辞:“回陛下,口说无凭,臣敢问可有人能够证明那人头不是张角张梁的?”

“老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刘安旁边的老者突然开口祈求刘宏,刘安愣了一下,寻思政敌就算拿不出证据,也不该是这么一副柔弱姿态啊。

随后刘宏的话为刘安解了惑。

“杨卿,关于你未能查出真相一事,朕自有定论,莫要再说,退下吧。”

“唯!”那老者这才颤颤巍巍的归位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刘安这才想起来,之前刘宏曾说让廷尉调查二张首级归属一事。

而此时担任廷尉的,正是杨赐,这名老者也姓杨,那就对上了。

看来在自己进殿之前,已经就二张首级一事讨论过了。

既然刘宏刚刚还那么问,说明杨赐至少在公众场合也并未偏向于袁氏,兴许还为自己说话了。

就在刘安如此想的时候,之前刘安私下拜见刘宏时召见的那几人又站出来以类似的说辞反驳刘安,这一拉扯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期间,袁氏其他门生故吏也站出来支持那几人。

杨赐兴许是为了避嫌,也或许是因为并未查出真相不敢再言,并未出面表示什么。

但杨家下一代家主,现任五官中郎将的杨彪则亲自出面支持刘安,随后杨家在朝为官的故吏也加入支持刘安的队伍。

现场一度非常混乱,最后刘宏不得不出面压制,再次将此事延后。

随后刘宏又将刘安之前请求的饶恕十万黄巾一事说出,让众臣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

刘安很清楚,这些事私下里天子已经和几名众臣决定好了,在朝会上拿出来说,不过是走走形式。

同时也让那些有幸能够参与朝会的当事人,自己亲眼看到,并不是天子不支持你,而是有朝中大臣反对你,最后所得到的结果,都是各方互相退让才好不容易得来的,务必要珍惜。

刘安自然也清楚,无论是天子,还是朝中大臣,都不会在意那十万黄巾的生死,他们做出一副反对的姿态,不过是为了将这个作为筹码,好抵消刘安攻灭张梁张角的功劳而已。

二张首级一事说是延后,实际上延到什么时候,完全是天子和重臣说了算。

想提拔刘安,那随时会将此功劳归于刘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第199章 论功行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第199章 论功行赏并对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